【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道路建设,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式公路粉细砂路基结构。
技术介绍
1、滨海地区经济活跃,国防地位突出,交通基础设施和人工岛屿建设需求广泛,但优质填料匮乏。传统采用黏质土填筑路基,每百公里四车道高速公路取土用地6000多亩,耕地保护压力巨大。
2、以滨海丰富的粉细砂替代黏质土,是一种源头性解决途径,但粉细砂路基易冲刷失稳和侵水弱化,而滨海环境地下水位高、降雨强度大、地基普遍软弱,粉细砂路基容易受地下水或雨水的影响,导致路基和路面开裂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复合式公路粉细砂路基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2、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式公路粉细砂路基结构,包括铺设在地基上的隔水垫层,所述隔水垫层上铺设有无纺土工布,所述无纺土工布上方铺设有多层粉细砂填芯层,多层所述粉细砂填芯层之间的间隔铺设有填土隔离层,所述粉细砂填芯层外侧包裹有复合防渗土工布,所述复合防渗土工布外侧设置有柔性防护层,最上方的所述粉细砂填芯层的上方依次设置有强度补偿层和路面结构层,所述强度补偿层位于所述柔性防护层的上方。
3、进一步地,所述隔水垫层的厚度大于50cm,所述隔水垫层的填料采用硬质岩石、中硬质岩石的石渣或碎石土、砂砾,填料最大粒径为所述隔水垫层层厚的2/3以下,所述无纺土工布为短纤针刺非织造土工布。
4、进一步地,所述粉细砂填芯层厚度为1-1.5m。
5、进一步地,所述填土隔离层的厚度大于30cm,所述填土隔离层的填料
6、进一步地,所述柔性防护层由生态袋填土码砌形成,所述生态袋码砌的宽度大于50cm,所述生态袋内装填有种植土。
7、进一步地,所述强度补偿层的厚度大于80cm,所述强度补偿层的填料采用碎石、碎石土或砾石土,填料最大粒径小于10cm。
8、进一步地,所述路面结构层由下至上依次为底基层、基层和面层,所述面层为不透水路面。
9、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本技术隔水垫层可引排地下水和地表水,隔离毛细水,增强路基与地基的摩擦力,增加路基的稳定性;柔性防护层可保护粉细砂路基免受水流冲刷和易于边坡绿化、植被防护,提高粉细砂路基的生态效应。本技术可以降低地下水和地表水对路基的影响并保护路基免受水流冲刷,提高路基的寿命,减少开裂等情况的发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复合式公路粉细砂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在地基上的隔水垫层(1),所述隔水垫层(1)上铺设有无纺土工布,所述无纺土工布上方铺设有多层粉细砂填芯层(2),多层所述粉细砂填芯层(2)之间的间隔铺设有填土隔离层(3),所述粉细砂填芯层(2)外侧包裹有复合防渗土工布,所述复合防渗土工布外侧设置有柔性防护层(5),最上方的所述粉细砂填芯层(2)的上方依次设置有强度补偿层(7)和路面结构层(8),所述强度补偿层(7)位于所述柔性防护层(5)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公路粉细砂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垫层(1)的厚度大于50cm,所述隔水垫层(1)的填料采用硬质岩石、中硬质岩石的石渣或碎石土、砂砾,填料最大粒径为所述隔水垫层(1)层厚的2/3以下,所述无纺土工布为短纤针刺非织造土工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公路粉细砂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细砂填芯层(2)厚度为1-1.5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公路粉细砂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土隔离层(3)的厚度大于30cm,所述填土隔离层(3)的填料采用黏性土、碎石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式公路粉细砂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防护层(5)由生态袋填土码砌形成,所述生态袋码砌的宽度大于50cm,所述生态袋内装填有种植土。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式公路粉细砂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度补偿层(7)的厚度大于80cm,所述强度补偿层(7)的填料采用碎石、碎石土或砾石土,填料最大粒径小于10cm。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式公路粉细砂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结构层(8)由下至上依次为底基层、基层和面层,所述面层为不透水路面。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合式公路粉细砂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在地基上的隔水垫层(1),所述隔水垫层(1)上铺设有无纺土工布,所述无纺土工布上方铺设有多层粉细砂填芯层(2),多层所述粉细砂填芯层(2)之间的间隔铺设有填土隔离层(3),所述粉细砂填芯层(2)外侧包裹有复合防渗土工布,所述复合防渗土工布外侧设置有柔性防护层(5),最上方的所述粉细砂填芯层(2)的上方依次设置有强度补偿层(7)和路面结构层(8),所述强度补偿层(7)位于所述柔性防护层(5)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公路粉细砂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垫层(1)的厚度大于50cm,所述隔水垫层(1)的填料采用硬质岩石、中硬质岩石的石渣或碎石土、砂砾,填料最大粒径为所述隔水垫层(1)层厚的2/3以下,所述无纺土工布为短纤针刺非织造土工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常军,刘鹏飞,吴立坚,周正茂,卞晓琳,吴俊儒,李鹏,杨灿,国佳,刘江鑫,彭博,韩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