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尤其涉及一种全断面预制板减振轨道结构及施工工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振动噪声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的主要措施为轨道结构减振,在轨道减振措施中道床减振的轨道结构因参振质量大,减振效果更好,减振垫道床便是道床类减振轨道的一种。
2、目前的减振道床垫轨道,主要包括现浇钢筋混凝土道床、三层预制道床和两层预制道床。现浇减振垫钢筋混凝土道床,因现场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量大,且减振垫铺设均需现场完成,因此施工速度慢、工作效率低,施工成本高。现有技术中,制备减振垫钢筋混凝土道床中,会临时搭建支撑装置,使的减振垫钢筋混凝土道床成型后再拆除支撑装置,这样导致本就繁杂的施工过程,效率进一步降低。
3、作为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的主要措施,减振垫道床的减振效果仍需进一步提高,以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更高要求,因此,对于铺设减振垫钢筋混凝土道床是必不可少的施工过程。
4、因此,鉴于现有技术中减振垫道床施工工效、施工质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断面预制板减振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弧形盾构管片(8)、灌料层(4)、减振垫层(2)和预制轨道板(1);减振垫层(2)设置于预制轨道板(1)下,减振垫层(2)和预制轨道板(1)复合成一体;灌料层(4)用于填充减振垫层(2)与弧形盾构管片(8)之间的空隙;在灌料层(4)中设置有楔形支撑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断面预制板减振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形成灌料层(4)后,楔形支撑块(3)取消对减振垫层(2)和预制轨道板(1)的支撑,实现减振垫层(2)与灌料层(4)之间的接触的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断面预制板减振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弧形盾构管片(8)、灌料层(4)、减振垫层(2)和预制轨道板(1);减振垫层(2)设置于预制轨道板(1)下,减振垫层(2)和预制轨道板(1)复合成一体;灌料层(4)用于填充减振垫层(2)与弧形盾构管片(8)之间的空隙;在灌料层(4)中设置有楔形支撑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断面预制板减振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形成灌料层(4)后,楔形支撑块(3)取消对减振垫层(2)和预制轨道板(1)的支撑,实现减振垫层(2)与灌料层(4)之间的接触的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断面预制板减振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支撑块(3)为楔形块,沿着所述楔形支撑块(3)的插入方向,所述楔形支撑块(3)厚度递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断面预制板减振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与预制板预留导槽(101)接触的楔形支撑块(3)表面的宽度是与楔形支撑块(3)接触的预制板预留导槽(101)表面的宽度的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断面预制板减振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垫层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苗盛,杨宝峰,张春雷,韩朝霞,霍新伟,杨双旗,王少林,徐彩彩,张继清,谭大正,王书卫,陈敦昌,程保青,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