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预警,涉及一种智慧交通风险预警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的城市道路一般都修建得比较直、宽,弯道少,且弧度小,能够预判的视野比较广,然而处于一些城市郊区或者乡镇道路,一般都比较窄,而且弯道多,弧度大,尤其是处于南方或者西部的山区道路尤为多,车辆在行驶至弯道时,一般都是通过设置在弯道的一面凸镜来让司机看到对面的来车,以起到及时避让的效果,但是凸镜的作用只能适用于白天,且弯道较小的路面,同时需要司机自身的一些常识来判断车辆的远近,有时候仍然无法避免碰撞的发生,无法起到自动预警的效果,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智慧交通风险预警装置及其预警方法,用于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传统凸镜的作用比较局限,需要司机自身的一些常识来判断车辆的远近,无法起到自动预警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智慧交通风险预警装置及方法。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慧交通风险预警装置,包括设在路面弯道路段内的安装腔,且安装腔顺着中间隔离带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慧交通风险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交通风险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机构包括沿路面(1)弯道路段等距开设的多个通孔(4),多个通孔(4)顺着中间隔离带位置沿路设置并均与安装腔(2)相连通,多个通孔(4)内均定位贯穿插接有套管(6),多个套管(6)内均设有用于预警的警示柱(5),且警示柱(5)的顶端向路面(1)的上方延伸,形成一条对路面(1)双向车道划分的隔离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慧交通风险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6)的外壁顶部一体成型有安装环(7),安装环(7)的顶部呈环形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交通风险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交通风险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机构包括沿路面(1)弯道路段等距开设的多个通孔(4),多个通孔(4)顺着中间隔离带位置沿路设置并均与安装腔(2)相连通,多个通孔(4)内均定位贯穿插接有套管(6),多个套管(6)内均设有用于预警的警示柱(5),且警示柱(5)的顶端向路面(1)的上方延伸,形成一条对路面(1)双向车道划分的隔离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慧交通风险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6)的外壁顶部一体成型有安装环(7),安装环(7)的顶部呈环形开设有多个定位孔(8),通孔(4)的内壁顶部开设有与安装环(7)相适配的环形槽(9),环形槽(9)的底壁呈环形开设有多个插槽(10),且定位孔(8)与插槽(10)相对应并插接有同一个定位杆(1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慧交通风险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柱(5)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的底端向下延伸至安装腔(2)内,连接杆(13)的外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转轴(30),两个第二转轴(30)的外壁均转动套设有连杆(28),两个连杆(28)的另一端均转动贯穿有第一转轴(27),两个第一转轴(27)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接块(23),连接块(23)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支块(24),支块(24)的顶部开设有条形孔(25),安装腔(2)的底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底块(20),底块(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塞箱(12),活塞箱(12)的内部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块(21),活塞块(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塞杆(22),活塞杆(22)的另一端密封滑动贯穿活塞箱(12)的一侧并向外延伸,活塞杆(22)远离活塞块(21)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有贯穿条形孔(25)的推杆(26),连接杆(13)的底端开设有滑槽(17),滑槽(17)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正富,秦雅琴,李瑞城,吕学欢,吴思雨,祝永青,李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