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体焊接对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133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筒体焊接对中设备,用于焊接筒体,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可在导轨上移动的第一旋转装置,所述支架的一端设有第二旋转装置,所述第二旋转装置与所述第一旋转装置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旋转装置包括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上设有若干个可移动的第一卡爪;所述第一底板的一侧还设有可在所述导轨上滑动的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上设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旋转装置上下移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二底板上还设有用于带动若干个所述第一卡爪动作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一旋转装置与所述第二旋转装置之间还设有对中装置;所述对中装置包括第一对中装置,所述第一对中装置包括安装座、第三电机、第二卡爪,第四电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筒体焊接对中设备


技术介绍

1、筒体焊接对中设备是焊接筒体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筒体通常由铝合金板材卷制、拼焊而成。在焊接过程中,确保筒体各部分的对中精度至关重要,以保证焊接质量和产品的整体性能。

2、目前,传统的筒体焊接对中方式主要依赖于将待焊接的中间筒体和端部筒体放置在焊接平台上,依靠各筒体和焊接平台的接触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对中。对于等直径的中间筒体和端部筒体,这种方法可行性较大,但依然存在很多弊端,具体如下:

3、焊接效率低:对于长筒体,传统方法需要频繁调整筒体位置,对中和焊接过程耗时较长,影响生产效率。

4、对中精度低:对于复杂形状的筒体(如变径筒体、带支筒体等),传统方法难以保证高精度的对中和焊接,影响产品质量。。

5、固定困难:变径的端部筒体不易固定,且需要将中间直径较小的中间筒体垫高至与两端直径较大的变径的端部筒体中心线高度一致,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和难度。

6、稳定性差:在焊接过程中,由于筒体材料(如铝合金)的特性和筒体形状(如薄壁筒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筒体焊接对中设备,用于焊接筒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可在导轨上移动的第一旋转装置,所述支架的一端设有第二旋转装置,所述第二旋转装置与所述第一旋转装置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体焊接对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中装置还包括第三底板,所述第三底板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一侧,所述第一对中装置上下移动时,所述第三底板可在所述支架上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体焊接对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装置包括可旋转的第四底板,所述第四底板上设有若干个可动作的第三卡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筒体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体焊接对中设备,用于焊接筒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可在导轨上移动的第一旋转装置,所述支架的一端设有第二旋转装置,所述第二旋转装置与所述第一旋转装置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体焊接对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中装置还包括第三底板,所述第三底板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一侧,所述第一对中装置上下移动时,所述第三底板可在所述支架上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体焊接对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装置包括可旋转的第四底板,所述第四底板上设有若干个可动作的第三卡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筒体焊接对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焊接对中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一端的底座,所述第四底板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筒体焊接对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对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卿南平高狄陈国利段小刚张继伟张用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业智能体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