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表面制备高硬耐磨超疏水保护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10581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合金表面高硬耐磨超疏水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将铝合金片抛光清洗备用,随后配制电镀所需溶液,在去离子水中依次加入柠檬酸、硫酸镍和钨酸钠,搅拌至完全溶解后陈化三小时倒入电解池,以铝片或铝合金片作为阳极,铝合金片作为阴极,采用恒电流密度沉积,基于阴极还原法完成铝‑镍‑钨预镀过程,随后以铂片作为阳极,以完成预镀铝‑镍‑钨的铝合金作为阴极,沿用前述电镀液,采用恒电流密度沉积,基于阴极还原法完成铝合金/铝‑镍‑钨/镍‑钨合金复合涂层的电镀,采用硬脂酸的乙醇溶液浸渍烘干后,获得高硬耐磨超疏水膜,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出的阳极材料自牺牲预镀过渡层的技术也可以推广至其它在铝合金表面不易电镀的金属或合金涂层的制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铝合金表面超疏水涂层制备,具体涉及一种阳极自牺牲法组装过渡层获得高附着力的高硬耐磨超疏水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铝合金因其轻质、高强度、低成本和易加工等优势而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及建筑等领域。在铝合金服役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环境中的含腐蚀性离子的水分或污物等的附着而产生腐蚀及性能的衰减,通过在其表面组装超疏水保护膜可以显著缓解含腐蚀性离子的水分或污物的附着,使其表面具备自清洁及抗腐蚀的性能。超疏水膜的机械强度高低则直接决定其对铝合金基底的保护水平,因此组装高机械强度的超疏水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目前常用的铝合金表面超疏水保护膜的组装方法主要包括:水热法的制备过程需要高温高压条件,对设备的要求较高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当加工样尺寸较大时,所需克服的困难也越多;气相沉积法或激光加工法对设备要求高,制备成本也更高,难以实现大面积的加工;化学刻蚀法所用反应液往往需要采用酸性或碱性较强的溶液,对于环境有一定的损害;喷涂法难以实现在异形工件表面覆盖均匀薄膜且易存在孔洞等缺陷;静电纺丝法要求较高的电压,成本相对较高等。综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表面制备高硬耐磨超疏水保护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机械强度超疏水膜的组装方法是首先配制含镍钨离子的电镀液,采用铝或铝合金作为阳极,通过阳极自牺牲法在阴极的铝合金表面预先沉积铝-镍-钨过渡层,随后采用铂作为阳极在前述样品表面沉积镍-钨合金层,采用本技术制备的铝合金表面具有高硬度耐磨等特性,通过低表面能物质的修饰可以获得高机械强度的超疏水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硬耐磨超疏水保护膜的结构,其特征在于:铝合金基底表面预沉积铝-镍-钨过渡层后再组装高硬耐磨镍-钨合金复合涂层,通过低表面能物质修饰后,获得高硬耐磨超疏水保护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表面制备高硬耐磨超疏水保护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机械强度超疏水膜的组装方法是首先配制含镍钨离子的电镀液,采用铝或铝合金作为阳极,通过阳极自牺牲法在阴极的铝合金表面预先沉积铝-镍-钨过渡层,随后采用铂作为阳极在前述样品表面沉积镍-钨合金层,采用本技术制备的铝合金表面具有高硬度耐磨等特性,通过低表面能物质的修饰可以获得高机械强度的超疏水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硬耐磨超疏水保护膜的结构,其特征在于:铝合金基底表面预沉积铝-镍-钨过渡层后再组装高硬耐磨镍-钨合金复合涂层,通过低表面能物质修饰后,获得高硬耐磨超疏水保护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镍钨离子电镀液的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镀液为镍钨离子的水溶液,溶液中柠檬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建华赵爽智安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民航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