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容器领域,尤其涉及油浸式电力电容器元件卷制工艺及设备,具体是一种电力电容器元件卷制收尾整形机构。
技术介绍
1、油浸式电力电容器(后面简称电容器)是一种广泛用于电力系统和其他电工装置的重要设备。对于电容器而言,元件卷制电容器制造的关键工艺之一,关系到电容器性能、质量、技术经济指标和可靠性。
2、随着全自动全膜卷制机的应用,元件卷制质量得到了大幅度地提高。但卷绕在收尾阶段,收尾膜被切断瞬间失去了张力,长约400mm的收尾膜在无张力的情况下完成最后卷绕、烫封粘结,非常容易造成元件收尾膜松驰、错位,元件整齐度不高,卷出的元件需人工进行整形。
3、为改善元件卷制质量、提高加工效率,需要设备能进行自动整形后再烫封粘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力电容器元件卷制收尾整形机构。这种收尾整形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整形效果显著。
2、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电力电容器元件卷制收尾整形机构,包括设在粘结机构转轴上的整形转臂,整形转臂上设有弹簧,弹簧一端与整形转臂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辊轮支架,辊轮支架下方设有可转动的辊轮。
4、所述整形转臂一端设有带圆孔的固定机构,粘结机构转轴穿过整形转臂固定机构的圆孔与整形转臂固接,粘结机构工作时,带动整形转臂同步动作。
5、所述辊轮支架与整形转臂远离固定机构的端头之间设有间隙,辊轮支架与弹簧为弹性连接,辊轮通过整形转臂的
6、所述整形转臂与粘结机构的粘结转臂同向间隔设置,便于粘结机构工作时,整形转臂同步对元件进行收尾膜整形。
7、所述辊轮与辊轮支架的固定轴铰链,辊轮沿着辊轮支架的固定轴旋转。
8、所述整形转臂的长度应保证辊轮在卷绕的元件上的接触点与粘结机构在卷绕的元件上的粘结点的间距≤±30mm,以充分利用设备的有限空间,在保证收尾膜被辊轮压紧在元件上的同时,实现烫封粘结,减少元件烫封粘结处与收尾膜断口的尺寸,提高元件整齐度。
9、所述整形转臂上端面平直,用于安装及支撑弹簧。
10、本技术方案的整形转臂接受来自粘结机构动作的动力范围为刚性的,无法调整。通过弹簧进行转换,可以在粘结机构转轴带动粘结转臂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时,整形转臂同步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带动弹簧连接的辊轮支架和辊轮下行,辊轮以适当的力度将收尾膜紧贴元件进行整形,当粘结机构转轴带动粘结转臂逆时针旋转更大角度时,在保持辊轮以适当的力度将收尾膜紧贴元件的同时,粘结转臂上的发热丝对收尾膜进行烫封粘结,收尾膜完成整形烫封粘结后,粘结机构转轴带动粘结转臂顺时针旋转回位,粘结转臂脱离收尾膜,然后辊轮支架也在整形转臂上弹簧的弹簧力的作用下回位,脱离收尾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电容器元件卷制收尾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粘结机构转轴上的整形转臂,整形转臂上设有弹簧,弹簧一端与整形转臂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辊轮支架,辊轮支架下方设有可转动的辊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容器元件卷制收尾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转臂一端设有带圆孔的固定机构,粘结机构转轴穿过整形转臂固定机构的圆孔与整形转臂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容器元件卷制收尾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支架与整形转臂远离固定机构的端头之间设有间隙,辊轮支架与弹簧为弹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容器元件卷制收尾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转臂与粘结机构的粘结转臂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容器元件卷制收尾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与辊轮支架的固定轴铰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容器元件卷制收尾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转臂的长度应保证辊轮在卷绕的元件上的接触点与粘结机构在卷绕的元件上的粘结点的间距≤±3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电容器元件卷制收尾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粘结机构转轴上的整形转臂,整形转臂上设有弹簧,弹簧一端与整形转臂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辊轮支架,辊轮支架下方设有可转动的辊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容器元件卷制收尾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转臂一端设有带圆孔的固定机构,粘结机构转轴穿过整形转臂固定机构的圆孔与整形转臂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容器元件卷制收尾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支架与整形转臂远离固定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国平,杨枝林,张艳军,黄炳舜,阳斌,覃冬秘,龙玉萍,汪佳玲,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