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的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10367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46
本技术提供一种蓄电池的散热装置,属于蓄电池温控领域,以解决蓄电池使用过程中发热,而无法降温导致的变形和寿命降低的问题,包括内散热盒;所述内散热盒的内部放置有蓄电电池,内散热盒的底部安装有循环泵,内散热盒的外侧壁包裹在外保护壳中,外保护壳的左右外侧壁顶部转动连接有弹簧滑转销,外保护壳的左右外侧壁中间处转动连接有散热风扇;该蓄电池的散热装置通过在内散热盒的左右左侧壁中间处以及底部中间处设置导流隔板,以便从外保护壳的进气口处更好的将空气分流,以便增加空气流通效率,提高散热效率,通过导流隔板从外保护壳底部的出气口处,改变空气流通方向,以便热空气更好的排出,避免热空气的堆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温控,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1、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化学反应和本身蓄电池内阻的存在会导致蓄电池产生热能,因此蓄电池的温度会升高,长时间的高温环境下,会导致蓄电池塑壳的变形和开裂,从而导致蓄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现有的蓄电池通常采用裸露在外的安装方式,以便通过自然风冷为蓄电池进行降温操作,但是这种方式降温效果较差且受环境影响较大,无法对蓄电池进行高效降温操作,以至于使蓄电池出现变形,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严重的影响到了蓄电池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的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蓄电池通常采用裸露在外的安装方式,通过自然风冷降温,降温效果差且受环境影响较大,无法对蓄电池进行高效降温操作极易使蓄电池出现变形,严重影响到蓄电池使用的问题。

2、本技术蓄电池的散热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蓄电池的散热装置,其中,该蓄电池的散热装置包括有内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池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散热盒(1);所述内散热盒(1)的内部放置有蓄电电池(7),内散热盒(1)的底部安装有循环泵(6),内散热盒(1)的外侧壁包裹在外保护壳(2)中,外保护壳(2)的左右外侧壁顶部转动连接有弹簧滑转销(4),外保护壳(2)的左右外侧壁中间处转动连接有散热风扇(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散热盒(1)的底部端面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端头(101),内散热盒(1)的左右侧壁中间处以及底部端面中间处均设置有导流隔板(102),导流隔板(102)的外侧呈间断,导流隔板(102)的前后侧壁呈弧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散热盒(1);所述内散热盒(1)的内部放置有蓄电电池(7),内散热盒(1)的底部安装有循环泵(6),内散热盒(1)的外侧壁包裹在外保护壳(2)中,外保护壳(2)的左右外侧壁顶部转动连接有弹簧滑转销(4),外保护壳(2)的左右外侧壁中间处转动连接有散热风扇(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散热盒(1)的底部端面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端头(101),内散热盒(1)的左右侧壁中间处以及底部端面中间处均设置有导流隔板(102),导流隔板(102)的外侧呈间断,导流隔板(102)的前后侧壁呈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散热盒(1)外侧壁上等距离设有散热翅片(103),散热翅片(103)在内散热盒(1)的左右侧壁上以导流隔板(102)对称轴呈横向设置,散热翅片(103)在内散热盒(1)的前后侧壁上呈l型设置汇聚到内散热盒(1)的底部,散热翅片(103)在内散热盒(1)的底部呈纵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满琴陈上建陆思远徐震严海龙施利新姚惠杰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县质量技术监督检测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