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温控,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1、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化学反应和本身蓄电池内阻的存在会导致蓄电池产生热能,因此蓄电池的温度会升高,长时间的高温环境下,会导致蓄电池塑壳的变形和开裂,从而导致蓄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现有的蓄电池通常采用裸露在外的安装方式,以便通过自然风冷为蓄电池进行降温操作,但是这种方式降温效果较差且受环境影响较大,无法对蓄电池进行高效降温操作,以至于使蓄电池出现变形,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严重的影响到了蓄电池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的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蓄电池通常采用裸露在外的安装方式,通过自然风冷降温,降温效果差且受环境影响较大,无法对蓄电池进行高效降温操作极易使蓄电池出现变形,严重影响到蓄电池使用的问题。
2、本技术蓄电池的散热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蓄电池的散热装置,其中,该蓄电池的散热装置包括有内散热盒;所述内散热盒的内部放置有蓄电电池,内散热盒的底部安装有循环泵,内散热盒的外侧壁包裹在外保护壳中,外保护壳的左右外侧壁顶部转动连接有弹簧滑转销,外保护壳的左右外侧壁中间处转动连接有散热风扇。
4、进一步的,所述内散热盒的底部端面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端头,内散热盒的左右侧壁中间处以及底部端面中间处均设置有导流隔板,导流隔板的外侧呈间断,导流隔板的前后侧壁呈弧
5、进一步的,所述内散热盒外侧壁上等距离设有散热翅片,散热翅片在内散热盒的左右侧壁上以导流隔板对称轴呈横向设置,散热翅片在内散热盒的前后侧壁上呈l型设置汇聚到内散热盒的底部,散热翅片在内散热盒的底部呈纵向设置。
6、进一步的,所述内散热盒、导流隔板以及散热翅片均为中空设计,内散热盒的底部导流隔板左右两端均连接有循环管,循环管的内部中间处安装有循环泵。
7、进一步的,所述外保护壳的左右侧壁顶部对称设有两个中空的滑销管,弹簧滑转销一侧底部的滑转杆转动连接在滑销管中,滑转杆的底部和滑销管顶部之间的杆体上套接有复位弹簧,弹簧滑转销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插接在内散热盒顶部的固定端头上。
8、进一步的,所述外保护壳的左右侧壁中间处开设有圆形的进气口,进气口中转动连接有散热风扇,外保护壳的底部前后两侧对称设有固定脚,外保护壳的底部中间处开设有长条状的出气口,内散热盒底部的循环管裸露在出气口中。
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电池的散热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1.通过在内散热盒的左右左侧壁中间处以及底部中间处设置导流隔板,以便从外保护壳的进气口处更好的将空气分流,以便增加空气流通效率,提高散热效率,通过导流隔板从外保护壳底部的出气口处,改变空气流通方向,以便热空气更好的排出,避免热空气的堆积。
11、2.通过在内散热盒外侧壁上等距离设置若干散热翅片,并在内散热盒底部的循环管中安装循环泵,以便通过散热翅片和内散热盒内部流通的冷却液体配合,提高对于蓄电电池换热的效率,更好的控制蓄电电池的温度。
12、3.通过向上拉动弹簧滑转销,便可压缩复位弹簧,使弹簧滑转销滑动并转动,从而将弹簧滑转销的固定孔插接在内散热盒顶部的固定端头上,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确保固定孔牢牢地锁在固定端头上,通过四个弹簧滑转销完成外保护壳和内散热盒的组装和固定工作,从而更好的通过外保护壳对内散热盒进行保护,避免内散热盒受损而影响到蓄电电池的散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池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散热盒(1);所述内散热盒(1)的内部放置有蓄电电池(7),内散热盒(1)的底部安装有循环泵(6),内散热盒(1)的外侧壁包裹在外保护壳(2)中,外保护壳(2)的左右外侧壁顶部转动连接有弹簧滑转销(4),外保护壳(2)的左右外侧壁中间处转动连接有散热风扇(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散热盒(1)的底部端面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端头(101),内散热盒(1)的左右侧壁中间处以及底部端面中间处均设置有导流隔板(102),导流隔板(102)的外侧呈间断,导流隔板(102)的前后侧壁呈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散热盒(1)外侧壁上等距离设有散热翅片(103),散热翅片(103)在内散热盒(1)的左右侧壁上以导流隔板(102)对称轴呈横向设置,散热翅片(103)在内散热盒(1)的前后侧壁上呈L型设置汇聚到内散热盒(1)的底部,散热翅片(103)在内散热盒(1)的底部呈纵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的散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护壳(2)的左右侧壁顶部对称设有两个中空的滑销管(201),弹簧滑转销(4)一侧底部的滑转杆(402)转动连接在滑销管(201)中,滑转杆(402)的底部和滑销管(201)顶部之间的杆体上套接有复位弹簧(5),弹簧滑转销(4)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401),固定孔(401)插接在内散热盒(1)顶部的固定端头(10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护壳(2)的左右侧壁中间处开设有圆形的进气口(202),进气口(202)中转动连接有散热风扇(3),外保护壳(2)的底部前后两侧对称设有固定脚(203),外保护壳(2)的底部中间处开设有长条状的出气口(204),内散热盒(1)底部的循环管(104)裸露在出气口(204)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散热盒(1);所述内散热盒(1)的内部放置有蓄电电池(7),内散热盒(1)的底部安装有循环泵(6),内散热盒(1)的外侧壁包裹在外保护壳(2)中,外保护壳(2)的左右外侧壁顶部转动连接有弹簧滑转销(4),外保护壳(2)的左右外侧壁中间处转动连接有散热风扇(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散热盒(1)的底部端面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端头(101),内散热盒(1)的左右侧壁中间处以及底部端面中间处均设置有导流隔板(102),导流隔板(102)的外侧呈间断,导流隔板(102)的前后侧壁呈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散热盒(1)外侧壁上等距离设有散热翅片(103),散热翅片(103)在内散热盒(1)的左右侧壁上以导流隔板(102)对称轴呈横向设置,散热翅片(103)在内散热盒(1)的前后侧壁上呈l型设置汇聚到内散热盒(1)的底部,散热翅片(103)在内散热盒(1)的底部呈纵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满琴,陈上建,陆思远,徐震,严海龙,施利新,姚惠杰,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县质量技术监督检测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