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会民专利>正文

小型多功能耕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0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小型多功能耕种机,它是在原人力多功能耕种机机架、滚轮、手把、料斗、下料管、料斗轮、托板、开土刃等组成部件的基础上,设置发动机、离合器。由发动机带动机器工作,从而使机器动力增大,不仅适应在沟坡及小块土地使用,具备耕、种及施肥功能,且可在粘度较大(板结)的土壤中作业,也可带动多个开土刃同时工作。(*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农业机械,为一种小型多功能耕种机。申请人曾于1994年3月29日向中国专利局递交“多功能人力耕种机”专利申请文件(申请号:94207925.6)。该耕种机由机架、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托板、料斗、料斗齿轮、拨料齿轮、手柄、开土刃、链条、下料管等部件组成。由于该机只能以人手摇动为动力驱动机器工作,从而动力较小,难于在粘度较大(或板结)土壤中作业,且无法设置多个开土刃同时工作。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耕种机的缺点,其设计方案为:机架16及固定于机架16上的把手8、料斗12、托板14和通过轴、轴承与机架16相连接的滚轮3;滚轮3的一侧设置有传动轮4、5;料斗12的一侧设置有料斗轮11,且通过传动带与传动轮5相联动,料斗12内设置有带拨料齿并与料斗轮11同轴联动的拨料轮;料斗11下部设有下料管13;托板14一端装有开土刃15。且在机架16的一端设有发动机1、离合器2;发动机1的转轮通过传动带与离合器2的输入轮相联动;离合器2的输出轮通过传动带与传动轮4联动;发动机1的油门控制杆通过油门拉线6与装置在把手8上的油门把手9相连;离合器2上的离合控制杆通过离合拉线7与装置在把手8上的离合把手10相连接。上述方案中的发动机可以采用柴油机,亦可采用汽油机;其托板亦可采用地拖轮替代。-->采用上述方案的耕种机,不但具有原人力耕种机适应坡沟,小块图地使用,具备耕、种、施肥功能,且动力大大增加,其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显著提高。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发动机,2-离合器,3-滚轮,4-传动轮,5-传动轮,6-油门拉线,7-离合拉线,8-把手,9-油门把手,10-离合把手,11-料斗轮,12-料斗,13-下料管,14-托板,15-开土刃,16-机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耕种机工作作简要说明:当发动机1工作,其转轮通过变速器2带动传动轮4、使滚轮3向前滚动,从而带动机架16前进,使设置在托板14上的开土刃15入土耕地,通时传动轮5带动料斗轮11使料斗12中的拨料轮转动,使料斗12中的种籽(或肥料)间断通过下料管13施入土中。人手持把手8,可调节前进方向与开土刃15的入土深浅;并通过油门把手9、油门拉线6控制发动机1的转速,以控制耕种机前进速度;通过离合把手10、离合拉线7以控制离合器2的离合,达到控制本机前进与停止的目的。当发动机1采用柴油机或汽油机时均能达到上述目的。在托板14改用地拖轮时,亦可达到与地面支撑,保证机器正常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耕种的小型多功能耕种机,其结构包括:机架(16)及固定于机架(16)上的把手(8)、料斗(12)、托板(14)和通过轴、轴承与机架(16)相连接的滚轮(3);滚轮(3)的一侧设置有传动轮(4)、传动轮(5);料斗(12)的一侧设置有料斗轮(11),且通过传动带与传动轮(5)相联动,料斗(12)内设置有带拨料齿并与料斗轮(11)同轴联动的拨料轮;料斗(12)下部设有下料管(13);托板(14)一端装有开土刃(15);其特征在于:在机架(16)一端设有发动机(1)、离合器(2);发动机(1)的转轮通过传动带与离合器(2)的输入轮联接;离合器(2)的输出轮通过传动带与传动轮(4)联接;发动机(1)的油门控制杆通过油门拉线(6)与装置在把手(8)上的油门把手(9)连接;离合器(2)上的离合控制杆通过离合拉线(7装置在把手(8)上的离合把手(10)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耕种的小型多功能耕种机,其结构包括:机架(16)及固定于机架(16)上的把手(8)、料斗(12)、托板(14)和通过轴、轴承与机架(16)相连接的滚轮(3);滚轮(3)的一侧设置有传动轮(4)、传动轮(5);料斗(12)的一侧设置有料斗轮(11),且通过传动带与传动轮(5)相联动,料斗(12)内设置有带拨料齿并与料斗轮(11)同轴联动的拨料轮;料斗(12)下部设有下料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会民
申请(专利权)人:胡会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