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尖孢镰刀菌CoB基因的I型内含子的构建体及其构建方法、RNA环化方法、环状RNA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09485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尖孢镰刀菌CoB基因的I型内含子的构建体及其构建方法、RNA环化方法、环状RNA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RNA体外环化的构建体是以来源于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cob基因上的I型内含子作为介导RNA体外环化的子剪切核酶,且至少保留I型内含子的P1结构域,在引入少量外显子片段或不引入外显子片段的情况下即能够实现对RNA的体外环化,且所得环状RNA中所残留的外源序列低至5nt,有效地解决了现有体外合成环化RNA中残留外源序列大所带来的免疫反应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尖孢镰刀菌cob基因的i型内含子的构建体及其构建方法、rna环化方法、环状rna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不具有5’-末端帽子和3’-末端poly(a)尾巴,以共价键形成环状结构的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非编码rna分子,其可通过影响转录起始、延伸和剪切等方式影响基因表达,并参与控制其他分子的功能。真核生物体内。

2、目前,最常用的rna体外环化方法为核酶法,其主要是基于不同种类的内含子来构建插入有目标序列的pie(permutated intron-exon)构建体,该pie构建体利用内含子核酶自催化剪切反应——内含子片段在自我剪切时凋落,两侧外显子相连,以实现目标序列的体外环化。但是,核酶法中对目标序列进行环化时会存在较长外源序列的残留,所残留的外源序列不仅在体内可能会引发较大的免疫原性,且可能会影响rna的翻译,导致目标蛋白表达降低,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rna体外环化的构建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RNA体外环化的构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体沿着5’-3’的方向依次包括:3’-内含子、外显子2、待环化基因、外显子1和5’-内含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RNA体外环化的构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I型内含子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RNA体外环化的构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3’-内含子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9所示,所述5’-内含子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且所述外显子1和外显子2的长度为0n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RNA体外环化的构建体,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rna体外环化的构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体沿着5’-3’的方向依次包括:3’-内含子、外显子2、待环化基因、外显子1和5’-内含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rna体外环化的构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i型内含子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rna体外环化的构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3’-内含子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9所示,所述5’-内含子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且所述外显子1和外显子2的长度为0n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rna体外环化的构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体包括t7启动子,所述t7启动子位于3’-内含子的5’端;

5.一种用于rna体外环化的构建体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构建方法包括: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cob基因的i型内含子进行结构分析,获得与i型内含子酶活相关的断裂位点,构建得到构建体框架;基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大明薛永博曹宇虹李惠
申请(专利权)人:毕昇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