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管材弯曲防皱用芯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09336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39
一种薄壁管材弯曲防皱用芯棒装置,包括芯棒杆、堵头和铰接单元,远离所述堵头且处于端部的所述铰接单元外侧固定安装有芯棒结头,其余的所述铰接单元外侧固定安装有芯棒结套,所述芯棒结头设置为半球体,所述芯棒结套设置为圆盘体,且所述芯棒结套的周侧边缘能在径向上伸缩,用于调整所述芯棒结套的外径,通过设置可调外径的芯棒结套,当芯棒结套表面与管材内壁经过长期磨损的间隙变大后,对管材内壁的支撑不足,使管材弯曲加工中出现褶皱的现象,可利用外部的液压装置调节芯棒结套的外径,填补之前因磨损而出现的空隙部分,进而对管材内壁提供稳定的支撑,避免管材的弯曲加工过程中出现褶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加工,具体是指一种薄壁管材弯曲防皱用芯棒装置


技术介绍

1、弯管工艺是金属加工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涉及将直管通过一系列工艺步骤弯曲成所需形状的过程,弯管加工在管道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改变管道的方向、缩短长度、调整高度和角度,还可以实现特定形状和功能的制造以及提高管道系统的整体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

2、弯管加工中一般需要芯棒配合,芯棒在弯管过程中起到支撑作用,能够防止管材在弯曲时变平或出现皱折、扭结等缺陷,特别是在处理薄壁管或弯曲半径较小的管材时,芯棒的作用尤为明显,但芯棒在长时间使用时会出现磨损,而芯棒的精度要求又比较高,当芯棒磨损之后,芯棒与管材内壁的间隙增大,无法有效支撑管材,管材在弯曲过程中则容易产生褶皱。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采用了一种薄壁管材弯曲防皱用芯棒装置,以至少部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壁管材弯曲防皱用芯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管材弯曲防皱用芯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结套(3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壁管材弯曲防皱用芯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套环(32)包括第一环段(3201)和第二环段(3202),所述第一环段(3201)和第二环段(3202)均构造为半圆环形,且所述第一环段(3201)和第二环段(3202)的两端均设置倾斜的拼接面(3203),所述第一环段(3201)和第二环段(3202)首尾连接,且端部通过所述拼接面(3203)抵接,使所述第一环段(3201)和第二环段(32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壁管材弯曲防皱用芯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管材弯曲防皱用芯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结套(3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壁管材弯曲防皱用芯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套环(32)包括第一环段(3201)和第二环段(3202),所述第一环段(3201)和第二环段(3202)均构造为半圆环形,且所述第一环段(3201)和第二环段(3202)的两端均设置倾斜的拼接面(3203),所述第一环段(3201)和第二环段(3202)首尾连接,且端部通过所述拼接面(3203)抵接,使所述第一环段(3201)和第二环段(3202)能首尾连接的构造成直径不同的圆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壁管材弯曲防皱用芯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结套体(31)的周侧边缘对应所述第一阶梯槽(303)的旁侧还开设有多个沿周侧等距分布的第二阶梯槽(304),所述第二阶梯槽(304)设置为孔形槽,所述第二阶梯槽(304)的内部安装有浮动柱(33),所述浮动柱(33)能在所述第二阶梯槽(304)内沿径向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壁管材弯曲防皱用芯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柱(33)分布在所述浮动套环(32)的单侧或双侧,每一侧的所述浮动柱(33)在轴向方向设置一组以上,且当所述浮动柱(33)在轴向方向设有两组以上时,任意相邻两组所述浮动柱(33)在周向方向上交错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壁管材弯曲防皱用芯棒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芯棒结套体(31)之间均安装有液压管(52),所述液压管(52)的端部与所述油液通道(301)连通,所述液压管(52)呈螺旋状分布在相邻两个所述芯棒结套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玮鸿高巧英高浩峰
申请(专利权)人:锐尔科技徐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