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钻打方法,特别是一种。
技术介绍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为方便各零部件之间的安装,常需要在零部件上通过钻打的 方式在钢上打孔,但对于在高强度钢上打超深小孔时,由于钢的硬度较高,且孔的直径较 小,通常在打孔时会出现排屑难、冷却难的问题,超长钻头受轴向力后会引起弓形变形,这 样在打孔时,不仅对孔的定位比较难确定,且会由于钻头的变形,使得孔不是直的通孔,会 出现弯曲,不能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打孔时定位准确、排屑方便,孔的 精度较高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 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辅助平台,在辅助平台上留有准确的定位孔和不同内径的内套,内套置于 定位孔内,且在辅助平台侧板上留有一排不同深度的固定孔,固定件可固定于固定孔上,从 而将辅助平台固定于被钻工件上;B、测量被钻工件的厚度,确定打孔位置;C、调节磁电钻的钻夹头与磁电钻本体之间的距离为350 450mm,并在磁电钻根 部安装夹具;D、根据打孔的需要配备钻头,配备的钻头的长度以每50mm递增,并制作钻头磨制 角度校验角尺;E、用与被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度钢上超深小孔的钻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辅助平台,在辅助平台上留有准确的定位孔和不同内径的内套,内套置于定位孔内,且在辅助平台侧板上留有一排不同深度的固定孔,固定件可固定于固定孔上,从而将辅助平台固定于被钻工件上;B、测量被钻工件的厚度,确定打孔位置;C、调节磁电钻的钻夹头与磁电钻本体之间的距离为350~450mm,并在磁电钻根部安装夹具;D、根据打孔的需要配备钻头,配备的钻头的长度以每50mm递增,并制作钻头磨制角度校验角尺;E、用与被钻工件同质的材料试钻,确定不同钻孔深度的排屑量;F、通过固定件把辅助平台固定于被钻工件上;G、开始在高强度钢上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鑫,沈世宏,杨勇,葛彬,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