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管机主轧辊快开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05766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轧管机主轧辊快开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涉及Assel轧管机。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快开速度慢,上辊低压平衡时易发生事故,停机时上辊的位置不能保持,快开缸无安全保护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三个快开缸的进油回路分别由单向阀21、22、23和方向阀28、单向节流阀29组成;所述三个快开缸的放油回路分别由方向控制盖板31、方向阀30和插装件32构成的插装阀和蓄能器33组成;所述2#平衡缸的低压平衡回路由溢流阀3、单向阀4构成的低压平衡块和单向节流阀35配合控制;所述三个快开缸分别加装安全阀3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轧管机设备,特别涉及Assel轧机主轧辊的液压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Assel轧机是无缝钢管的生产设备,是金属变形的最重要工序,是将经穿孔机穿完 孔后的荒管穿上芯棒进行延伸轧制。现行的Assel轧机为三辊斜轧轧机,在轧制薄壁管时 "尾三角"现象比较严重,极大的影响钢管的成材率,有时会造成脱棒困难。现行的Assel轧 机为解决轧制薄壁管的"尾三角"问题,大多采用一种快开装置,即在轧制结束时,三个轧辊 或一个上辊快速打开10 25mm,扩大轧制孔型,使钢管尾部的壁厚变厚,减小"尾三角"的 影响。 现行的轧辊快开装置如图1所示由快开缸(B)、平衡缸(C)和轧辊箱(D)组成, 轧辊箱(D)内装轧辊(A),轧辊箱(D)前端铰接定位,中部采用平衡缸(C)上拉轧辊箱(D), 尾部采用快开缸(B)支撑。轧制时,快开缸(B)克服平衡缸(C)的拉力,伸出到下位保持轧 制孔型,轧制结束时,快开缸(B)快速向上运行,孔型在短时间内增大,钢管尾部壁厚变厚, 减小"尾三角"。 现行的ASSEL轧机快开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单向阀7、减压阀8和蓄 能器9构成平衡缸平衡回路(压力继电器27检测平衡压力),单向阀7和蓄能器10构成快 开缸方向阀的先导控制油回路,1#轧辊平衡缸1和3#轧辊平衡缸6由Y型机能方向阀11 和1 5控制,2#轧辊平衡缸5由Y型机能方向阀14和由换向阀2溢流阀3和单向阀4组成 的低压平衡回路控制,单向阀13和安全阀12组成高压保护回路,由方向阀16和单向阀21、 22、23(单向阀的作用为保压和隔离不同的回路)分别组成1#轧辊快开缸24、2#轧辊快开 缸25和3#轧辊快开缸26的进油回路,电液换向阀17、 18、 19分别组成1#轧辊快开缸24、 2#轧辊快开缸25、3#轧辊快开缸26的放油回路。工作过程为Y型机能方向阀11、14和15 的电磁铁b通电,换向阀2的b电磁铁通电,平衡回路的高压油分别进入3个平衡缸进行高 压平衡,同时方向阀16通电,3个快开缸充液,由于快开缸的规格远大于平衡缸,故充液时 快开缸推出,平衡缸随着快开缸移动,快开缸到达行程末时便形成工艺要求的轧制孔型。轧 制结束时电液换向阀17、18、19通电,快开缸的充液腔的液压油由于受平衡缸的拉力作用 排出,快开缸回縮,轧制孔型扩大。2#平衡缸5的低压平衡回路功能为轧辊孔型标定时Y 型机能方向阀14处于中位,通过机械丝杠传动调整轧辊箱的倾角,此时溢流阀3平衡整个 轧辊的重量,同时给丝杠以向上的推力以消除丝杠间隙,Y型机能方向阀14处于中位,换向 阀2的a电磁铁通电,上辊(2#轧辊)快速下放进行换辊操作。 现行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缺点为快开缸24、25和26同时打开时回油管路Ts的流 量极大,在回油管路形成较高的背压,此压力影响快开缸的快速性,快开缸的规格越大,此 影响越明显;快开缸的控制采用电液换向阀17、18、和19,其动作响应慢,影响快开缸的快 速性;2#平衡缸5快速下放的速度不能控制,容易发生事故,同时由于换向阀2的内部泄露 造成低压平衡时2#平衡缸5向下移动;快开缸无安全阀,产生超高压时无安全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液压控制技术的快开速度慢,以及上辊低压平衡 时不能保持原位的缺点,提供一种快开速度更快,更安全的液压控制系统,縮短快开时间, 改善毛管的"尾三角"现象,提高毛管的成才率。 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种轧管机主轧辊快开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由单向阀7、减压阀8和蓄能 器9构成的平衡缸平衡回路(压力继电器27检测平衡压力),1#轧辊平衡缸1和3#轧辊 平衡缸6分别由Y型机能方向阀11和Y型机能方向阀15控制,2#轧辊平衡缸5由Y型机 能方向阀14和低压平衡回路控制,单向阀13和安全阀12组成高压保护回路,以及1#轧辊 快开缸24、2#轧辊快开缸25和3#轧辊快开缸26的进油回路和放油回路,其特征在于所 述1#轧辊快开缸24、2#轧辊快开缸25和3#轧辊快开缸26的进油回路分别由单向阀21、 22、23和方向阀28、单向节流阀29组成;所述1#轧辊快开缸24、2#轧辊快开缸25和3#轧 辊快开缸26的放油回路分别由方向控制盖板31、方向阀30和插装件32构成的插装阀和蓄 能器33组成;所述2#轧辊平衡缸5的低压平衡回路由溢流阀3、单向阀4构成的低压平衡 块和单向节流阀35配合控制;所述1#轧辊快开缸24、2#轧辊快开缸25和3#轧辊快开缸 26分别加装安全阀34。 本专利技术的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优点 1)、采用插装阀,快开缸开启速度更快。 2)、采用低压蓄能器,回油背压更低,进一步提高快开缸的快开速度。 3)、直接采用单向溢流块和单向节流阀配合工作,轧辊下放更安全,同时低压平衡时保持平衡缸的位置。 4)、采用安全阀,保证快开缸压力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轧辊快开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轧辊快开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原理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液压控制系统原理图。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3所示,一种轧管机主轧辊快开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由减压阀8、单向阀7 和蓄能器9构成平衡缸平衡回路的减压稳压回路,1#轧辊平衡缸1和3#轧辊平衡缸6由Y 型机能方向阀11和15控制,2#轧辊平衡缸5由Y型机能方向阀14、单向节流阀35和溢流 阀3、单向阀4组成的低压平衡块控制,单向阀13和安全阀12组成高压保护回路,由单向阀 21、22、23和方向阀28、单向节流阀29分别组成1#轧辊快开缸24、2#轧辊快开缸25和3# 轧辊快开缸26的进油回路,插装阀(由方向控制盖板31、方向阀30和插装件32构成)和 蓄能器33分别组成1#轧辊快开缸24、2#轧辊快开缸25和3#轧辊快开缸26的放油回路, 所述1#轧辊快开缸24、2#轧辊快开缸25和3#轧辊快开缸26分别加装安全阀34。4 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 Y型机能方向阀11、14和15的电磁铁b通电,平衡回路的高压油分别进入3个平 衡缸进行高压平衡,同时方向阀28通电,3个快开缸24、25和26充液,达到充液压力,压力 继电器20发讯,方向阀28断电。由于快开缸24、25和26的规格远大于平衡缸1、5和6的 规格,故充液时快开缸推出,平衡缸随着快开缸移动,快开缸到达行程末时便形成工艺要求 的轧制孔型。轧制结束时方向阀30通电,插装阀打开,快开缸的充液腔内的液压油由于受 平衡缸的高压平衡的拉力作用快速排出,同时蓄能器33吸收大量的油液,回油路压力保持 低值,加速快开缸的回縮,轧制孔型扩大。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改进和显著效果为 1)、1#轧辊快开缸24、2#轧辊快开缸25和3#轧辊快开缸26的控制阀现有技术为 采用电液换向阀,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插装阀由方向控制盖板3 1、方向阀30和插装件32构成,其 主要作用是利用插装阀的大流量和启闭响应的快速性,同时保证插装阀的关闭的可靠性。 2)、本专利技术在回油路上加装蓄能器33,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瞬间大流量产生的回油 高背压,使回油背压稳定在1. 5-2. 5bar的数值上,以减小和稳定快开缸无杆腔的压力,减 小回油高背压对平衡杠的加速度的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轧管机主轧辊快开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由单向阀(7)、减压阀(8)和蓄能器(9)构成的平衡缸平衡回路,1#轧辊平衡缸(1)和3#轧辊平衡缸(6)分别由Y型机能方向阀(11)和Y型机能方向阀(15)控制,2#轧辊平衡缸(5)由Y型机能方向阀(14)和低压平衡回路控制,单向阀(13)和安全阀(12)组成高压保护回路,以及1#轧辊快开缸(24)、2#轧辊快开缸(25)和3#轧辊快开缸(26)的进油回路和放油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1#轧辊快开缸(24)、2#轧辊快开缸(25)和3#轧辊快开缸(26)的进油回路分别由单向阀(21)、(22)、(23)和方向阀(28)、单向节流阀(29)组成;所述1#轧辊快开缸(24)、2#轧辊快开缸(25)和3#轧辊快开缸(26)的放油回路分别由方向控制盖板(31)、方向阀(30)和插装件(32)构成的插装阀和蓄能器(33)组成;所述2#轧辊平衡缸(5)的低压平衡回路由溢流阀(3)、单向阀(4)构成的低压平衡块和单向节流阀(35)配合控制;所述1#轧辊快开缸(24)、2#轧辊快开缸(25)和3#轧辊快开缸(26)分别加装安全阀(3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美忠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