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车型渔线轮的线卡止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3308 阅读:8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渔线轮用线卡止件,即使在弹簧部件的作用力下,也难以造成渔线断开以及损伤。线卡止件(20)用于将渔线固定在渔线轮上。线卡止件(20)具有轴部(21)和头部(22)。其中,头部(22)设置在轴部(21)上,轴部(21)与渔线轮连接。线卡止件(20)具有环形槽(22a),其形成于头部(22)的下底面(22b),位于轴部(21)的对面。该环形槽(22a)的圆心位于轴部(21)的中心线上。线卡止件(20)与渔线轮连接,其连接是通过设置在轴部(21)的螺旋弹簧(24)和弹簧保持部(25)实现的。螺旋弹簧(24)和弹簧保持部(25)通过安装在轴部(21)的弹性挡环(23)在所规定的位置保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卡止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在渔线轮上固定渔线用的线卡止件以及线卡止件组装品。
技术介绍
通常,纺车型渔线轮等渔线轮的构造包括渔线轮本体,手柄,转子,巻线筒,以及 安装在巻线筒上的线卡止件。其中,渔线轮本体安装在钓竿上,手柄和转子分别以可转动的 方式安装在渔线轮本体上。巻线筒位于转子的前端,以可前后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渔线轮本 体上。渔线通过转子导向,而巻绕在巻线筒的外周面上。 在不使用渔线时,通常将渔线的端部固定在线卡止件上,以避免渔线从巻线筒上 松开的情况发生。 在使用渔线时,例如,为给鱼诱饵每次进行抛饵时,利用线卡止件的卡止作用,可 切实地使"打窝器"或者"火箭型打窝器"等装诱饵的篮子处入水中大致同一区域。可是, 实际上对现有技术的线卡止件而言,在使用期间会发生渔线的破损或断开等问题,而该问 题与线卡止件的使用方法无关。 例如,在现有技术中,公知有一种线卡止件,是沿其端面对渔线施加作用力来操控渔线的(例如,参考专利文献l)。这样一来,只要在线卡止件的端面上不施加强大的保持力,就不能卡住渔线。可是,如果要增加线卡止件对渔线的保持力,就必须在线卡止件头部的下端面对渔线施加作用力,这样一来也就增添了卡止渔线的难度,特别是对于尼龙制的渔线,更不容易将其卡住。其结果,在强大的保持力作用下会使渔线严重受损。 为解决所述问题,还有一种公知的技术,通过在渔线通过的表面上设置台阶部,从而使渔线在线卡止件上能轻易卡住而不滑落(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 :日本技术专利实开昭53-23794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技术专利实开昭63-1577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可是,对于所述现有技术,由于设置的台阶部具有锐利的边缘部位,易造成渔线的严重损伤或切断。例如,为使线卡止件的头部保持在渔线轮的表面,在位于线卡止件的轴部上设置有保持弹簧,通过该保持弹簧对线卡止件头部施加作用力从而来固定渔线。 渔线保持在线卡止件的头部和渔线轮表面的台阶部之间。由于保持弹簧施加作用力而在线卡止件头部和具有锐利边缘的台阶部之间保持渔线,在使用期间,会引起渔线的磨损。其结果,会造成渔线损伤或断开。 有鉴于此,根据所述的内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清楚,有必要提供一种经过改良的渔线轮用线卡止件。此外,根据所述的内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清楚,本专利技术是根据所述
中对线卡止件需要改进的必要性及其他必要性而做出的。 本专利技术的各种技术方案,都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为目的而做出3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渔线轮用线卡止件,虽然通过弹簧部件对线卡止件施加作用 力,也难以造成鱼线损伤以及断开。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渔线轮用线卡止件的作用是在渔线轮上卡止渔线。线 卡止件具有轴部和头部。其中,轴部安装在渔线轮上;头部设置在轴部上,且具有比轴部大 的外径。此外,头部还具有环形槽,其形成在头部上的、与轴部对向的面上。 在该线卡止件中,其轴部设置在渔线轮上,渔线保持在线卡止件头部和渔线轮之 间。此时,在头部上的、与轴部相对的面上形成有环形槽,渔线配置在该环形槽中。因此, 例如,当线卡止件松开渔线,以及在进行抛佴时线卡止件卡住渔线,由于此时渔线张力的作 用,线卡止件的头部离开渔线轮的表面而移动,缓解了渔线的张力。所以,渔线难以被损伤 以及切断,并很好地保持在头部和渔线轮的表面之间。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技术方案,头部设置为和轴部具有同一中心线的构造。该情况 下,因轴部和头部具有同一中心线,所以也可将环形槽设置为和轴部具有同一中心线的构造。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技术方案,渔线轮为纺车型渔线轮,其巻线筒上具有圆筒形裙 部,渔线保持在线卡止件头部和巻线筒裙部之间。该情况下,渔线保持在纺车型渔线轮的巻 线筒的裙部和线卡止件头部之间,不会受到损伤和切断。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技术方案,巻线筒的裙部具有凹部和通孔,其凹部形成在裙部的外周面上,该凹部具有平坦的底部且浅底,其通孔形成在该凹部上,线卡止件的轴部安装在该通孔内。该情况下,保持在头部、环形槽以及凹部之间的渔线,不会受到损伤和切断。在此情况下,在凹部上线卡止件卡住渔线,该渔线难以受到损伤。此外,通过将凹部做成和线卡止件头部厚度一样的深度,使线卡止件的头部不会突出裙部的外周面。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技术方案,在纺车型渔线轮的巻线筒上,线卡止件构造的作用在于卡住渔线,其主体包括所述的线卡止件、弹簧收纳部件、弹簧部件。弹簧收纳部件为止托部件,其设置在所述轴部上的比所述裙部的内周面更靠内一侧的位置,并且不会从所述轴部脱落。弹簧部件配置在弹簧收纳部件和通孔外围,面向线卡止件的径向中心,作用于裙部的内周面上。 弹簧收纳部件和裙部的内周部上的通孔周边,朝巻线筒的中心对线卡止件施加作 用力。 在该线卡止件构造上,线卡止件的轴部设置在通孔内,头部设置在凹部上。并且, 线卡止件通过弹簧部件的作用,受到朝裙部内侧的作用力。此状态下,在将渔线夹持在凹部 和头部之间时,线卡止件一旦从凹部分离开,渔线位于在环形槽内之后,线卡止件在弹簧部 件的作用力下向凹部移动。此时,因渔线保持在凹部和环形槽之间,即使弹簧部件对线卡止 部件施加作用力,渔线也难以发生切断以及损伤。 当将渔线安装在渔线轮表面设置的线卡止件上时,渔线很好地保持在头部和渔线 轮表面之间,不会发生损伤和切断。附图说明 图1是关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纺车型渔线轮的立体4 图2是纺车型渔线轮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关于纺车型渔线轮后侧端部剖视图; 图4为关于纺车型渔线轮的巻线筒的立体图; 图5为关于与纺车型渔线轮的巻线筒的筒状裙部连接的线卡止件的放大侧面剖 视图。 图6为关于线卡止件、螺旋弹簧、弹簧保持部以及弹性挡环的放大立体图 图7是关于在线卡止件头部和巻线筒之间固定渔线的状态下,线卡止件的放大侧面剖视图,该线卡止件与巻线筒的筒状裙部相连接。 附图标记说明 4 :巻线筒;4c :筒状裙部;4d :浅底凹部;4e :通孔;20 :线卡止件;21 :轴部;22 :头 部;22a :环形槽;24 :螺旋弹簧(弹簧部件的一个例子);25 :弹簧保持部(防脱部件的一个 例子);L:渔线。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根据所公开的内容,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下列描述,仅为例证的目的提示,而不会 造成对本专利技术的局限,本专利技术只被权利要求以及其等同物定义而局限。 在图1至图3中,所示图形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纺车型渔线轮。纺车型 渔线轮主要包括渔线轮本体2 ;转子3 ;巻线筒4。其中,渔线轮本体2具有手柄l,该渔线轮本体2安装在钓竿上,转子3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渔线轮本体2的前部,巻线筒4以可 前后移动的方式安装在转子3的前端。此外,纺车型渔线轮还具备转子驱动机构5和摆动 机构6。其中,转子驱动机构5,随手柄1的旋转而联动,进而驱动转子3旋转,摆动机构6, 随转子3的旋转而联动,从而使巻线筒4前后移动。 渔线轮本体2,其内部收容有转子驱动机构5和摆动机构6。如图l至图3所示,渔线轮本体2包括轮主体8 ;第1盖部件9 ;第2盖部件10 ;T字型竿安装座11 ;第1罩盖部件12;第2罩盖部件13。其中,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渔线轮用线卡止件,用于在渔线轮上固定渔线,其包括:轴部,其安装在所述渔线轮上;头部,其设置在所述轴部上,并具有比所述轴部大的外径,还具有用于卡止所述渔线的环形槽,该环形槽形成在该头部上的、与所述轴部相对的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政威菅原谦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野马来西亚配件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MY[马来西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