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交互模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02198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8 17:23
本申请涉及一种智能驾驶交互模拟系统,包括安装机构、座椅机构、中控机构和顶棚机构,安装机构包括底盘组件和车架组件,座椅机构包括座椅调节组件和多个汽车座椅,中控机构包括中控调节组件和多个中控组件,顶棚机构包括顶棚调节组件和多个顶棚组件;本申请的智能驾驶交互模拟系统通过座椅调节组件按需对汽车座椅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中控调节组件按需对多个中控组件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顶棚调节组件按需对顶棚模块的位置进行调节,以适配不同尺寸的汽车的内部空间尺寸,进而方便使操作人员感受不同型号的汽车的智能化体验,本设备各部件间的位置变动方式较为方便,并易使操作人员对各对比方案间进行直观感受,保证体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汽车研发,特别是涉及智能驾驶交互模拟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研发汽车智能相关的产品的过程中,需要搭建一个汽车环境,来让车内驾驶员和乘客更加沉浸地感受到汽车的智能化体验,并获取驾驶员和乘客对智能化体验的反馈。

2、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汽车座舱的布置须符合人体工程学,驾驶员在汽车座舱中对顶棚、中控组件、座椅等部件的体验感是确定布置方案的重要指标。为避免成开发周期延长和开发成本上升的问题,需在开发早期确定好汽车座舱的布置方案。

3、由于汽车座舱的验证存在主观差异,因此需在方案确定上需更改座舱中各部件的位置并进行反复对比验证,且在搭建从a级小车到c级大车的汽车空间尺寸时,也需更改座舱中各部件的位置。然而目前在对座舱中各部件的位置进行变动时大多需对部件进行拆卸并重新安装,操作较为繁琐麻烦,且各方案之间的对比无法进行直观感受,体验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对汽车座舱中的各部件位置进行变动时较为麻烦,且无法对各对比方案间进行直观感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驾驶交互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驾驶交互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驾驶交互模拟系统还包括踏板机构,所述踏板机构包括踏板调节组件、第一汽车踏板和第二汽车踏板,所述踏板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底盘组件上,并能驱动所述第一汽车踏板和所述第二汽车踏板沿x向、y向和z向相对所述底盘组件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驾驶交互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驾驶交互模拟系统还包括扶手机构,所述扶手机构包括扶手调节组件和扶手箱,所述扶手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底盘组件上,所述扶手箱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汽车座椅之间,并能在所述扶手调节组件的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驾驶交互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驾驶交互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驾驶交互模拟系统还包括踏板机构,所述踏板机构包括踏板调节组件、第一汽车踏板和第二汽车踏板,所述踏板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底盘组件上,并能驱动所述第一汽车踏板和所述第二汽车踏板沿x向、y向和z向相对所述底盘组件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驾驶交互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驾驶交互模拟系统还包括扶手机构,所述扶手机构包括扶手调节组件和扶手箱,所述扶手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底盘组件上,所述扶手箱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汽车座椅之间,并能在所述扶手调节组件的驱动下沿所述x向、所述y向和所述z向相对所述底盘组件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驾驶交互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驾驶交互模拟系统还包括车门机构,所述车门机构包括安装门、把手调节组件、第一汽车把手和第二汽车把手,所述安装门设置在所述底盘组件上,所述第一汽车把手和所述第二汽车把手分别位于所述安装门沿所述y向相背离的两侧;所述把手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门上,并能驱动所述第一汽车把手和所述第二汽车把手沿所述x向和所述z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驾驶交互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把手调节件和第二把手调节件,所述第一把手调节件和所述第二把手调节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门沿所述y向相背离的两侧;所述第一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慧王思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