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推流曝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2115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潜水推流曝气机,它能够在自吸曝气向水体充氧的同时还对水体进行造流,具有构造简单、制造方便等优点。它包括有推流叶轮(1)、减速箱(2)、潜水电机(3)、进水导叶(4)、射流叶轮(5)、出水导叶(6)、进气管(7)和喉管(8),推流叶轮(1)与减速箱(2)的低速端输出轴相连,减速箱(2)与潜水电机(3)相连接将电机(3)的动力进行分配同时传递给推流叶轮(1),进水导叶(4)同时连接电机(3)和出水导叶(6),射流叶轮(5)安装在进水导叶(4)和出水导叶(6)之间并与电机(3)的高速端转子轴相连,出水导叶(6)上设有进气管(7),同时设有喉管(8)与出水导叶(6)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曝气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潜水推流曝气机,能够在自吸曝气向水体充氧的同时还对水体进行造流。
技术介绍
目前污水处理中常常采用曝气机与搅拌机配合工作,曝气机用于将空气引入到水 下,搅拌机用以推动水流动进行造流,一方面延长空气在水中停留的时间,另一方面造流防 止活性污泥的沉淀以及保证水体各点溶解氧均衡。 如阿瑞申工业国际公司(Aeration Industries Intrenational Inc.)的专利产 品海神曝气搅拌机是一种将曝气机与搅拌机合为一体的设备,由大小两个混合螺旋桨组 成的混合器的两个螺旋桨用不同的转速旋转,其中较大螺旋桨转速较低,用于实现搅拌机 的功能,较小的螺旋桨转速较高,主要功能是帮助吸入空气并将较大的气泡切割,以增加 气-液两相的接触面积和延长气泡在水中停留的时间。这种结构对空气产生的抽吸力较 小,并不足以通过自吸气将空气吸送入水下,所以该设备还需配备鼓风机,用以将空气送入 水中。如果关闭鼓风机,该设备只能作为水下搅拌机来工作。此外,这种设备结构复杂,附 属设备多,且不能够潜水工作,配备的风机必须安装在水面以上,在工作时噪音大,还需要 有防阳光、风雨和雪的措施。因此需要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一种一体化结构的可以非常方便 地安装在水下任意位置的潜水推流曝气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是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提供一种潜水推流曝气 机,它能够在自吸曝气向水体充氧的同时还对水体进行造流。它同样还具有构造简单、制造 方便、维护便捷、经济成本低等优点。 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专利技术的潜水推流曝气机,其包括有推流叶轮1、减速箱2、潜水电机3、进水导叶 4、射流叶轮5、出水导叶6、进气管7和喉管8,推流叶轮1与减速箱2的低速端输出轴相连, 减速箱2与潜水电机3相连接将电机3的动力进行分配同时传递给推流叶轮1,进水导叶4 同时连接电机3和出水导叶6,射流叶轮5安装在进水导叶4和出水导叶6之间并与电机3 的高速端转子轴相连,出水导叶6上设有进气管7,同时设有喉管8与与出水导叶6相连接。 本专利技术的潜水推流曝气机,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推流叶轮1的外径大于 600mm,转速低于100r/min。主要原因是对于推流来说,必须考虑服务水体的体积,同时要使 流速均匀,这就要求叶轮1外径较大,最好大于600mm,而对于这样的叶轮外径,转速必须较 低, 一般低于100r/min,才能保证电机功率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本专利技术的潜水推流曝气机,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的射流叶轮5的转 速高于1450r/min。这是基于曝气的考虑,为了利用文丘里管喉部的低压吸入空气,必须具 备一定的出口压力,产生足够的射流的速度,保证喉部的负压,才能克服潜水的水压阻力,3因此,要求射流叶轮5有较高的转速,最好高于1450r/min。 本专利技术的潜水推流曝气机,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的潜水电机3为2 级或4级潜水电机,电机的两端均有输出轴。 本专利技术中推流叶轮起到人工造流的作用,能够均匀地将自吸曝气的气泡转移到服 务区域中,而不会使机器周围的液体剧烈扰动,带起池底的沉淀物。减速机构将电机的动力 进行分配,传递给推流叶轮。进水导叶主要是调整水流方向,同时起到连接电机和出水导叶 的作用。射流叶轮与电机转速同步,高速旋转,对进水做功,形成一定的流量和压力,是射流 的主要部件。射流叶轮与文丘里管共同作用将空气吸入,剪切叶轮用以切割气泡。出水导 叶与进水导叶相连,起到整流,提高过流流速的作用。进气管与出水导叶相连,作为射流部 件的进气通道。喉管与出水导叶相连,作用是使气液两相流充分混合,并将速度能转化为压 力能。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解决了一体化主机两个不同转速的问题,通过减速机构,将电机的动力一分为二, 利用调整减速机构的转速来调整两端的功率分配。同时不再配用鼓风机,使整套设备的构 成大为简化。由于取消了鼓风机同时采用潜水电机,使整套设备实现了完全一体化,效率更 高,安装方便,使用灵活。水下安装,减少了设备占地面积,不破坏周围景观,机组的噪音大 为降低,运用领域更广。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潜水推流曝气机,其包括有推流叶轮1、减速箱2、潜水电 机3、进水导叶4、射流叶轮5、出水导叶6、进气管7和喉管8,推流叶轮1与减速箱2的低速 端输出轴相连,减速箱2与潜水电机3相连接将电机3的动力进行分配同时传递给推流叶 轮l,进水导叶4同时连接电机3和出水导叶6,射流叶轮5安装在进水导叶4和出水导叶 6之间并与电机3的高速端转子轴相连,出水导叶6上设有进气管7,同时设有喉管8与与 出水导叶6相连接;其中推流叶轮1的外径为700mm,转速为80r/min,而射流叶轮5的转速 为1650r/min,潜水电机3为2级潜水电机,电机的两端均有输出轴。权利要求一种潜水推流曝气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推流叶轮(1)、减速箱(2)、潜水电机(3)、进水导叶(4)、射流叶轮(5)、出水导叶(6)、进气管(7)和喉管(8),推流叶轮(1)与减速箱(2)的低速端输出轴相连,减速箱(2)与潜水电机(3)相连接将电机(3)的动力进行分配同时传递给推流叶轮(1),进水导叶(4)同时连接电机(3)和出水导叶(6),射流叶轮(5)安装在进水导叶(4)和出水导叶(6)之间并与电机(3)的高速端转子轴相连,出水导叶(6)上设有进气管(7),同时设有喉管(8)与与出水导叶(6)相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潜水推流曝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流叶轮(1)的外径大 于600mm,转速低于100r/min。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潜水推流曝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射流叶轮(5)的转速高 于1450r/min。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推流曝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潜水电机(3)为2级或 4级潜水电机,电机的两端均有输出轴。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潜水推流曝气机,它能够在自吸曝气向水体充氧的同时还对水体进行造流,具有构造简单、制造方便等优点。它包括有推流叶轮(1)、减速箱(2)、潜水电机(3)、进水导叶(4)、射流叶轮(5)、出水导叶(6)、进气管(7)和喉管(8),推流叶轮(1)与减速箱(2)的低速端输出轴相连,减速箱(2)与潜水电机(3)相连接将电机(3)的动力进行分配同时传递给推流叶轮(1),进水导叶(4)同时连接电机(3)和出水导叶(6),射流叶轮(5)安装在进水导叶(4)和出水导叶(6)之间并与电机(3)的高速端转子轴相连,出水导叶(6)上设有进气管(7),同时设有喉管(8)与出水导叶(6)相连接。文档编号C02F3/12GK101723508SQ20091026051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1日专利技术者孙文全, 张克危, 张敏, 梅凯, 肖雪峰, 郝新浦, 陈斌 申请人:南京博威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工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潜水推流曝气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推流叶轮(1)、减速箱(2)、潜水电机(3)、进水导叶(4)、射流叶轮(5)、出水导叶(6)、进气管(7)和喉管(8),推流叶轮(1)与减速箱(2)的低速端输出轴相连,减速箱(2)与潜水电机(3)相连接将电机(3)的动力进行分配同时传递给推流叶轮(1),进水导叶(4)同时连接电机(3)和出水导叶(6),射流叶轮(5)安装在进水导叶(4)和出水导叶(6)之间并与电机(3)的高速端转子轴相连,出水导叶(6)上设有进气管(7),同时设有喉管(8)与与出水导叶(6)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凯陈斌张克危孙文全肖雪峰张敏郝新浦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博威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