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尾排防烫型消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0269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5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真空泵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泵尾排防烫型消音器,包括管体和尾盖,所述尾盖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右护盖。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进气管、排气管、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一排气通管和第二排气通管的配合,具备体积小、结构简单、安装及维护简便的优点,气体通过第一连接管、进气管和第一排气通管输送至管体的内腔,此时气体位于第二隔板和尾盖形成的第一缓冲室内,然后气体进入至由第二隔板和第一隔板形成的第二缓冲室内,随后气体再通过第二排气通管进入至第一隔板与端盖形成的第三缓冲室内,经过多重缓冲后的气体通过排气管排放至管体外部,在泵尾加装消音器后,噪音值可降低至原值的30%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真空泵,具体为一种泵尾排防烫型消音器


技术介绍

1、真空泵是指利用机械、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被抽容器进行抽气而获得真空的器件或设备,当前为抑制真空泵气流排放噪声,需要在真空泵排气端安装消音器。

2、经检索,公告号为cn218971428u,名称为一种真空泵用消音器,包括内筒,通过研究分析发现,虽然在使用过程中无需设置隔音棉即可大幅降低真空泵工作时产生的噪音等优点,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以下缺点。

3、如:采用多级节流降压,由于结构复杂、重量大、难以检修,因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并且不具有防烫伤功能,无法对消音器壳体进行隔离处理,造成当工作人员意外与消音器之间发生接触时,容易产生烫伤现象,从而增加安全隐患,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为此我们设计出一种泵尾排防烫型消音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尾排防烫型消音器,具备体积小、结构简单、安装及维护简便和具有防烫伤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消音器在使用过程中,结构复杂、重量大和难以检修,并且不能对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尾排防烫型消音器,包括管体(1)和尾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盖(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右护盖(3),所述右护盖(3)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防烫网筒(4),所述管体(1)的左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法兰(5),所述法兰(5)的左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端盖(6),所述端盖(6)的左侧与尾盖(2)右侧的顶部分别连通有第一连接管(7)和第二连接管(8),所述第一连接管(7)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进气管(9),所述第二连接管(8)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排气管(10),所述进气管(9)的表面分别固定套设有第一隔板(11)和第二隔板(12),所述进气管(9)的右侧连通有第一排气通管(13),所述第一隔板(11)左侧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尾排防烫型消音器,包括管体(1)和尾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盖(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右护盖(3),所述右护盖(3)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防烫网筒(4),所述管体(1)的左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法兰(5),所述法兰(5)的左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端盖(6),所述端盖(6)的左侧与尾盖(2)右侧的顶部分别连通有第一连接管(7)和第二连接管(8),所述第一连接管(7)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进气管(9),所述第二连接管(8)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排气管(10),所述进气管(9)的表面分别固定套设有第一隔板(11)和第二隔板(12),所述进气管(9)的右侧连通有第一排气通管(13),所述第一隔板(11)左侧的底部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二排气通管(14),所述右护盖(3)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机构(15),所述支撑机构(15)包括横板(16),所述横板(16)的底部铆接有支架(17),所述支架(17)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盘(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尾排防烫型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8)的右侧铆接有横管(19),所述横管(19)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横杆(20),所述横杆(20)的右端铆接有支撑块(21),所述转盘(18)的前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强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裕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