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功率解耦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triz理论的电路冲突改进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在对交流侧功率解耦技术进行拓扑研究时,会不可避免地遇到电流回路冲突问题。电流回路冲突是指两个或多个电流回路之间存在着相互干扰、相互影响的情况,通常是由电路中存在短路、断路或元件故障等问题引起的。解耦电路并联在电源极性正负交替的交流输出侧,在利用电感中心型和电感两侧型解耦基本单元构造拓扑时,会出现电路中只用于电源负极解耦的电容,在电源极性发生反转时误导通,这将不利于电路的解耦能量平衡。另外,电路还会因为主控开关管的关断而导致无法形成完整的闭环回路,从而无法实现解耦功能。上述两种基本解耦单元构造拓扑时所存在的问题就是电流回路冲突问题,两种基本解耦单元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
2、在电路运行过程中,冲突电流的存在会导致器件承担超过其额定负荷的电流,过大的电流将导致器件损坏,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最常见的解决电流回路冲突的措施是隔离电路,通过使用物理隔离设备(如隔离变压器)将不同的电流回路隔离开来,可以消除或减少互相之间的干扰。
>3、通过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TRIZ理论的电路冲突改进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RIZ理论的电路冲突改进方法,其特征在于,S1还包括:在基本单元的非主控开关管支路串联一个和原电路开关管方向相反的开关管,通过控制新加入开关管的开通和关断实现对二倍频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TRIZ理论的电路冲突改进方法,其特征在于,新加入的开关管S5与S4串联,改进后的解耦电路应符合交流侧负载电压和解耦能量的关系,并且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在电源为负的半个周期内具有两种工作模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RIZ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triz理论的电路冲突改进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riz理论的电路冲突改进方法,其特征在于,s1还包括:在基本单元的非主控开关管支路串联一个和原电路开关管方向相反的开关管,通过控制新加入开关管的开通和关断实现对二倍频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triz理论的电路冲突改进方法,其特征在于,新加入的开关管s5与s4串联,改进后的解耦电路应符合交流侧负载电压和解耦能量的关系,并且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在电源为负的半个周期内具有两种工作模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riz理论的电路冲突改进方法,其特征在于,s2还包括:在嵌套的储能回路中反串联一个带有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勇高,孙忠义,林俊辉,辜昊昀,刘鹏,高彦丽,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