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态农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稻渔水循环智能化系统。
技术介绍
1、现有的稻渔共生系统,一般是将鱼苗直接养在稻田,一来鱼苗养殖密度过大,鱼苗在缺少食物的时候,会啃食稻苗根部,造成稻苗的减产,二来稻田水的深度,会限制鱼苗的长大,而过深的水,使得稻苗根部缺氧,稻苗出现倒伏,病虫害危害增加,抑制稻苗的生长;
2、而考虑到稻渔共生系统有其独特的优势,实现水产与农业的双丰收,其中鱼类在共生系统中起到的作用时帮助控制水生有害生物的数量,并对稻苗提供肥料和氮源,而稻苗则促进水体的循环和氧气的供应,为高密度水产养殖提供现实基础,故而稻渔共生的循环系统的整体性和可控性,成为稻渔共生系统未来的新出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技术问题为:
2、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稻渔共生的循环系统的高密度养殖与水的深度之间的矛盾,限制了生态农业的发展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稻渔水循环智能化系统。
3、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实施方案是:
4、一种稻渔水循环智能化系统,包括有稻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渔水循环智能化系统,包括有稻田(1)、田埂(2)和鱼池(3);稻田(1)上围设有田埂(2);稻田(1)中部开有鱼池(3);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隔板(4)、泵机(5)、导管(6)和拦网(7);鱼池(3)下部设有隔板(4);隔板(4)将鱼池(3)分为上下两个单独的空间;隔板(4)中部安装有泵机(5);泵机(5)上部连接有进水管(5001);进水管(5001)与鱼池(3)上部空间连通;泵机(5)的出水口与鱼池(3)下部空间连通;鱼池(3)下部空间连通有多个导管(6);田埂(2)内部开有分流槽;田埂(2)内侧开有多个输水孔(2001);所有的输水孔(2001)均与田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渔水循环智能化系统,包括有稻田(1)、田埂(2)和鱼池(3);稻田(1)上围设有田埂(2);稻田(1)中部开有鱼池(3);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隔板(4)、泵机(5)、导管(6)和拦网(7);鱼池(3)下部设有隔板(4);隔板(4)将鱼池(3)分为上下两个单独的空间;隔板(4)中部安装有泵机(5);泵机(5)上部连接有进水管(5001);进水管(5001)与鱼池(3)上部空间连通;泵机(5)的出水口与鱼池(3)下部空间连通;鱼池(3)下部空间连通有多个导管(6);田埂(2)内部开有分流槽;田埂(2)内侧开有多个输水孔(2001);所有的输水孔(2001)均与田埂(2)内分流槽连通;鱼池(3)上部安装有拦网(7);拦网(7)用于对稻田(1)中流入鱼池(3)的水进行初步过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渔水循环智能化系统,其特征是,输水孔(2001)倾斜向上开在田埂(2)上,且所有的倾斜开设的输水孔(2001)均朝向稻田(1)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渔水循环智能化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渔网(8);拦网(7)上部可拆卸式连接有渔网(8);渔网(8)为网兜形,且渔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诒然,朱健,李冰,贾睿,孙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