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柏泉专利>正文

一种导电发热复合地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97938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电发热复合装饰材料。更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电发热复合地毯。所述的导电发热地毯,包括面层、柔性导电发热层、底层,在所述的柔性导电发热层的两侧还分别带有一层玻璃纤维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导电发热地毯通过加入了玻璃纤维布,提高了其安全性能。另外,加入热反射铝箔可提高导电发热地毯的发热性能。再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导电发热地毯的可拆卸设计还可以方便清洗,从而使用更加方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电发热复合装饰材料。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电发热复 合地毯。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热地毯的发热元件有单层直丝型、单层螺旋型及双层螺旋感温型;毯体 选用棉布、棉毯、无纺布、珩缝毯、植绒羊毛毯等。随着塑料工业和化纤工业的发展,单层螺 旋发热线的采用,电的安全性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但热的安全性问题仍然存在。虽然采用 双层螺旋线配熔断丝短路保护技术,感温螺旋线配自动控温技术有可能解决热的安全性问 题,但由于技术还不完全成熟,加之成本昂贵,目前还没有实际得到应用。近年来也有新的 电热膜技术和碳纤维技术在推广应用,但在满足安全标准方面还有技术问题需要解决,而 且价格难以被多数人接受。同样由申请人提出的申请号为CN200810095788. 3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 导电发热复合地毯,所述的导电发热复合地毯包括表面层,至少一层柔性电热材料层,胶结 层和底层;所述的表面层通过胶结层和柔性电热材料层牢固结合,所述的底层通过另一胶 结层和柔性电热材料层牢固结合。所述的柔性电热材料层通过布置在其上的电极和电源连 接从而产生热量。现将上述中国申请通过引证的方式并入本申请,以做参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对申请号为CN200810095788. 3中国专利申请中的 导电发热复合地毯进行改进,以进一步提高导电发热地毯的发热性能、安全性能及使用性 能。本技术中的导电发热地毯包括表面层,柔性电热材料层和底层,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柔性导电发热层的两侧还设有一层玻璃纤维布,所述的玻璃纤维布通过或不通过 胶结层和所述的表面层和底层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玻璃纤维布也可以是涂覆硅橡胶的防火、防水性能更好的玻璃纤维布。当 然,也可以采用其它阻燃防水材料。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柔性电热材料层采用棉布作为基材,将中国专 利申请号CN200810095788. 3中公开的导电发热涂料或其它导电发热涂料通过滚涂、刷涂、 刮涂、喷涂、浸渍、印刷的方式附着在所述的棉布上形成导电发热涂料层制成。当然,所述的 柔性导电发热材料的基材也可以采用塑料、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纸、或其它适合涂覆或 印刷的柔性材料制成。所述的柔性电热材料层可以通过电极和外部电源相连,接通电源后, 立即产生热量。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底层为隔热垫,所述的隔热垫选自发泡橡塑板 或卷材、毛毡或玻璃纤维毡或其它本领域常用的材料,其中与地面的接触面带有防滑层。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底层包括至少上述两层隔热垫,并且在所述的两层隔热垫之间还设有一层热反射材料,如但不限于铝箔等。设置热反射材料的作用是 限制或防止由柔性电热材料层产生的热量通过隔热层向地面传递。所述带有热反射材料的底层可以复合成一整体成为底层复合体。所述的导电发热地毯的面层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地毯面料,包括但不限于棉布、 无纺布、植绒羊毛等。在本技术又一个导电发热地毯中,所述的柔性电热材料层与相邻的玻璃纤维 布通过本领域常用的手段复合在一起成为一复合组件;而所述的面层和底层或底层复合体 四边则被缝制在一起,形成带有内部空腔的囊袋,只是在所述的底层或底层复合体上开设 一类似枕套开口的开口,以方便将所述的电热柔性材料层和玻璃纤维布的复合组件通过该 开口装入所述的内部空腔内。这种导电发热地毯可以将电热柔性材料层和玻璃纤维布的复 合组件从所述的内部空腔内取出,因此清洗非常方便。本技术中导电发热地毯通过加入了玻璃纤维布,提高了其阻燃性能,如果再 单面或双面涂覆耐高温硅胶,不仅进一步提高防火性能而且获得优异的防水性能。另外,加 入热反射铝箔可提高导电发热地毯的发热效果。再有,本技术中导电发热地毯的可拆 卸设计还可以方便清洗,从而使用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导电发热地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导电发热地毯中一种柔性电热材料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导电发热地毯中又一种柔性电热材料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导电发热地毯中再一种柔性电热材料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带有两层隔热层和一层热反射层的底层复合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一种柔性电热材料层与玻璃纤维布复合组件的结构分解图;图7为本技术中导电发热地毯的面层和底层/底层复合体的四边缝制在一起 形成内部空腔的囊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在底层/底层复合体上开设一开口,用于将图6中 所述的柔性电热材料层和玻璃纤维布的复合组件通过该开口装入所述的内部空腔内。具体实施方式为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该理解, 附图中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说明本技术用,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 型的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图1为本技术一种导电发热地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的导电发热 地毯100包括面层10、柔性电热材料层30和底层20。另外,在紧邻柔性电热材料层30的 两侧,还各带有一层玻璃纤维布40。所述的面层为植绒羊毛,当然也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 其它材料。柔性电热材料层通过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将专利申请号CN200810095788. 3中 公开的导电发热涂料丝网印刷到棉布上制成。所述的底层20为在与地面的接触面带有防 滑层的隔热垫,此处选用毛毡,当然也可以选用玻璃纤维毡或其它本领域常用的其它材料。 所述的玻璃纤维布40由玻璃纤维布刮涂硅胶制成。在制作图1中所述的导电发热地毯时,将面层10、玻璃纤维布40、柔性电热材料层30和底层20按顺序排列,所述的柔性电热材料层30已安装好电极50(图中未示出)和导 线60,然后用胶结材料将所述各层胶结,复合成本技术中的导电发热地毯100。图1中的柔性电热材料层30结构如图2至图4中所示,可任选其一。如图2所 示,柔性电热材料层30通过将导电发热涂料以丝网印刷的方式印刷到基材棉布上制成,其 中的导电发热涂料被印刷成呈均勻的长条形,形成导电发热涂料层。为防止通电时电极和 导电发热涂料层接触产生过热现象,在接电极处和长条形导电发热涂料层302的四边(具 体位置见图2)分别设置电的良好导体301,如铝箔或铜箔等。与图2中不同的是,图3中的导电发热涂料层302被印刷成均勻的条格状。这种 设置的优点是,可以在不同的位置获得均勻的电阻值,从而使地毯发热更均勻。图4中的导电发热层与图2和图3不同的是,导电发热涂料层302基本上是满涂 的。为了提高本技术中导电发热地毯的性能,底层20可以包括一层以上的隔热 层,并在相邻的隔热层之间放置一热反射铝箔。如图5所示,底层20包括两层毛毡201,并 且在所述的两层毛毡201之间还放置一层热反射铝箔202。上述结构可以很好地防止柔性 电热材料层产生的热量向下传递,提高采暖效果。为了方便清洗,图5中的导电发热地毯的底层20中的两层毛毡201和热反射铝箔 202可以复合在一起,然后和表面层10的四边缝制在一起,形成一带内部空腔的囊袋,如图 7所示。另外,在底层上开设一类似枕头套开口的开口 80,通过此开口 80,可以将图1中所 示的玻璃纤维布40和柔性电热材料层30的复合独立组件200装入囊袋,制成本技术 中的另一种导电发热地毯。与图7相适应,图1中的玻璃纤维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电发热复合地毯,包括面层、柔性导电发热层、底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柔性导电发热层的相邻两侧还分别带有一层玻璃纤维布,并且其中所述的面层、柔性导电发热层、玻璃纤维布和底层通过或不通过胶结层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柏泉
申请(专利权)人:王柏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