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聚乙烯、碳纤维及芳纶牵伸热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97841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聚乙烯、碳纤维及芳纶牵伸热箱,包括箱体和箱盖,电加热器,离心风机,进丝口,出丝口,循环风出口与循环风进口构成,进丝口与出丝口分别设在箱体的侧壁上,所述电加热器安装在离心风机风叶的进风侧,离心风机出风口与电加热器之间用通道连接。采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可以使得箱体内部各处的温差降低,使得箱内各处温度比较均匀,从而显著提高产品质量。(*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强聚乙烯纤维、高强高模维尼纶、碳纤维及芳纶的生产设备,特别是一种高强聚乙烯纤维、碳纤维及芳纶的牵伸箱。
技术介绍
目前高强聚乙烯纤维多采用凝胶纺丝-超倍热拉伸工艺生产,经纺丝成型的纤 维,统称为初生纤维。由于其结构尚不稳定,超分子构序态较低,所以其物理机械性能不能 满足纺织加工要求,必须通过一系列后加工工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牵伸工序。经牵伸加工 后的纤维获得相应的稳定结构後,才能符合纺织加工的要求,并且有良好的使用稳定性,在 拉伸过程中纤维的大分子链或聚集态结构单元发生舒展。并沿纤维轴向排列取向,在取向 的同时,伴随着相态的变化,以及其他结构特征的变化。高强聚乙烯纤维的具有优良特性, 高强力、高模量的原因就是它的线性长链的分子结构。 —般牵伸箱的长度2. 5米——6米,采用箱体自循环方式,热风一头进一一头出, 内部有恒温装置。有双向、单向热风循环形式。 一般热箱内的温度不一致,不均匀,而是有 一个明显温度梯度降。而这个梯度降,恒温加热装置也很难平衡——它越是加热补充,越形 成出风口热风温度高,进风口 (循环风机)温度低的现象,因为冷空气进入热箱中时,会带 走一部分热量。所以在温度较高的出风口处,纤维的伸展最大,塑性变形最明显。虽然热箱 与外界难免有热量交换,但是温度降应该是可以降低縮小的。现有技术中也采取各种补偿 方法,但实际生产中很难做到热箱内的温度一致。在牵伸过程中,加热温度是关键点之一。 如果拉伸温度过低时,纤维会发生冲击性脆断或细小的裂纹,产生毛丝现象;如果拉伸温度 过高,纤维产生过度细化,并没有伴随取向度的增加,也没结晶化产生。不仅在生产高强聚 乙烯纤维时存在上述问题,生产碳纤维及芳纶也同样存在类似。 目前的牵伸箱普遍存在内部温度存在较大的温度差,对丝束加热不均匀,降低了 拉伸效果,影响了高强聚乙烯纤维、碳纤维及芳纶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强聚乙烯、碳纤维及芳纶牵伸热箱, 其能以相对简单的结构来实现对丝束进行均衡加热,使丝束受热均匀,达到较高的控温精 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高强聚乙烯、碳纤维及 芳纶牵伸热箱,其包括箱体和箱盖,电加热器,离心风机,进丝口 ,出丝口 ,循环风出口与循 环风进口构成,进丝口与出丝口分别设在箱体的侧壁上,其中电加热器安装在离心风机风 叶的进风侦U,离心风机风叶的进风口与电加热器之间用通道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离心风机的风叶安装在箱体的中间位置。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加热器与离心风机通道中设置有涡壳导流板。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风叶进风口上端设置有热风混合罩。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离心风机出风口与循环风出口之间的 通道中设置有涡壳导流板。 上述各种结构,都可以促使电加热器出来的气体可以更好的均匀分布,从而热气 体与丝束之间可以更好的进行热传导,进而改善了丝束的加热、牵伸效果,提高了产品的质 量。涡壳导流板可以增加混合风的行程路径和出风的均衡性,以保证风口的横断面风温,风 压,风量平衡。热风混合罩可以使得热风混合的更加充分。采取了上述结构,可以使得箱体 内部各处的温差降低,可以实现控温精度使得箱内各处温度比较均匀。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高强聚乙烯、碳纤维及芳纶牵伸热箱的纵剖视图。 图2为图1沿A-A向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以纵剖面图方式显示一种高强聚乙烯碳纤维及芳纶牵伸热箱。高强聚乙烯碳 纤维及芳纶牵伸热箱由箱体、电加热器、离心风机(包括风叶6和电机7)、内腔、箱盖密封装 置、丝束进出口调节板、箱盖启闭装置、温度传感器等部分组成。该高强聚乙烯碳纤维及芳 纶牵伸热箱具体包括风量分配调节阀1、温度传感器2、热风混合罩3、温度计4、热风混合 进口 5、风叶6、电机7、接线盒8、涡壳导流板9、丝网层10、稳压室11、静压室12、电加热器 13、循环风出口 14、循环风进口 15、传热导风板16、隔板17。其中箱体由型钢及薄钢板焊接 制造,内侧板为不锈钢材料,内外侧板之间填充优质硅酸铝棉隔热、保温。采用热风循环方 式,离心风机设在箱体的中部, 一端进风, 一端出风。丝束工作通道中的加热气体来自于传 热导风板16,然后加热气体被设置在一端的循环进风口 15吸入,吸入的气体进入安装在离 心风机进风侧的电加热器13中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气体通过热风混合罩进入离心风机,再 由离心风机出风口输送至循环风出口 14,然后进入静压室12,再进入稳压室ll,然后通过 传热导风板16传输至丝束工作通道,如此循环操作。电加热器13集中安装在法兰式保温 盒上,再插入箱体风道内与箱体固定,这样可方便电加热元件的维护保养及更换。 离心风机与电加热器13之间的通道中设置有涡壳导流板9。该涡壳导流板9为 弯曲的、带有一定弧度的板。经过加热后的热风温度实际是不均匀的,通过热风混合罩(3) 初步混合后再吸入风叶(6)中充分混合,这样才能使送出的热风温度比较均匀,达到使用 要求。电加热器13加热后的热气体经下列回路进行循环涡壳导流板9-热风混合罩3-离 心风机_循环风出口 14-静压室12-稳压室11-传热导风板16-丝束工作室-循环风进口is-电加热器13-离心风机,往复循环,这样可使箱体内温度均匀(±rc),即箱内各处温度基本保持同一温度,尤其是进丝口与出丝口的温度能够与箱内温度保持一致。在此过程中 要求风量、风压控制适宜,以对丝束无明显扰动为准。 箱盖为活动式铰链结构,上开盖,箱盖前后侧采用耐高温海绵硅橡胶密封条密封。 箱内壁后侧铰链处设有不锈钢挡风板,前侧设有耐高温海绵硅橡胶板挡风板,左右丝束进出丝处设有缝隙调整板。 以上结构经多次试验,通过测试数据及实际生产现场情况看,其结构性是合理的, 能够使热箱各点温度均匀性达到±rC。该结构形式热箱在仪征化纤300T/年高强高模生 产线中已经正常使用现场基本无毛丝断丝现象丝的强度达到34g/d,模量1200g/d。而 目前其他结构形式的热箱内部温度误差比较大,生产过程中毛丝,断丝现象严重,丝的强度 只能达到27g/d左右。权利要求一种高强聚乙烯、碳纤维及芳纶牵伸热箱,包括箱体和箱盖,电加热器(13),离心风机,进丝口,出丝口,循环风出口(14)与循环风进口(15)构成,进丝口与出丝口分别设在箱体的侧壁上,其特征在于电加热器(13)安装在离心风机风叶(6)的进风侧,离心风机风叶(6)的进风口与电加热器(13)之间用通道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聚乙烯、碳纤维及芳纶牵伸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 风机的风叶(6)安装在箱体的中间位置。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聚乙烯、碳纤维及芳纶牵伸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 风机风叶(6)与电加热器(13)之间的通道中设置有涡壳导流板(9)。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聚乙烯、碳纤维及芳纶牵伸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 (6)进风口上端设置有热风混合罩(3)。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聚乙烯、碳纤维及芳纶牵伸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与循环风出口 (14)之间的通道中设置有涡壳导流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聚乙烯、碳纤维及芳纶牵伸热箱,包括箱体和箱盖,电加热器(13),离心风机,进丝口,出丝口,循环风出口(14)与循环风进口(15)构成,进丝口与出丝口分别设在箱体的侧壁上,其特征在于:电加热器(13)安装在离心风机风叶(6)的进风侧,离心风机风叶(6)的进风口与电加热器(13)之间用通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德春潘才标孙春华顾仁春方学红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金隆化纤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