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挖掘机用转向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96528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缸,特别涉及一种后挖掘机用转向油缸,包括移动架和与移动架活动连接的回转支架,移动架与回转支架之间设置有一对油缸,所述一对油缸上、下设置在回转支架与移动架之间,所述油缸包括设置在移动架上的活塞和设置在回转支架上与活塞相配合的活塞杆,活塞杆与回转支架为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大了挖掘机具的侧向行程,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缸,特别涉及一种后挖掘机用转向油缸
技术介绍
挖掘机是用铲斗挖掘高于或低于承机面的物料,并装入运输车辆或卸至堆料场的 土方机械。近几年工程机械的发展来看,挖掘机的发展相对较快,而挖掘机作为工程建设中 最主要的工程机械机型之一,液压挖掘机主要由发动机、液压系统、工作装置、行走装置和 电气控制等部分组成。液压系统由液压泵、控制阀、液压缸、液压马达、管路、油箱等组成。工 作装置是直接完成挖掘任务的装置。它由动臂、斗杆、铲斗等三部分铰接而成。动臂起落、 斗杆伸缩和铲斗转动都用往复式双作用液压缸控制。现有的后挖掘机具转向油缸布置结构形式一般为水平左右对称式,该布置形式需 要较多的宽度空间,油缸布置结构宽度影响可移动式后挖掘机具的侧移行程,这样导致挖 掘机在工作时由于宽度过大减小了挖掘机具的移动行程,由于转向油缸水平式布置结构形 式在宽度方向占用空间大,为了实现最大可能的侧移行程,就需要改变转向油缸的布置结 构形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可扩大移动行程的后挖 掘机用转向油缸。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后挖掘机用转向油缸,包括移动架和与移动架活动连接的回转支架,移动架与回 转支架之间设置有一对油缸,所述一对油缸上、下设置在回转支架与移动架之间,所述油缸 包括设置在移动架上的活塞和设置在回转支架上与活塞相配合的活塞杆,活塞杆与回转支 架为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架上设置有多个座体,座体之间设置有让位孔,所述活塞一端 穿过让位孔设置在座体上。移动架上两座体之间设置有一让位孔,所述座体上设置有轴承 座,活塞通过设置在活塞上的转轴设置在让位孔两侧的轴承座上。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与回转支架的连接处分布在回转支架的两侧,保证了活塞 推动活塞杆使回转支架进行回转运动。本技术将油缸上、下的方式设置在移动架与回转支架之间,相比以前采用水 平左右对称的方式而言,减少了油缸的占用宽度,而油缸的高度不会影响到挖掘机具的侧 向移动行程,从而本技术增大了挖掘机具的侧向行程,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为回转支架,2为移动架,3为油缸,4为活塞杆,5为活塞,6为座体,7为3让位孔,8为轴承座,9为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所示,后挖掘机用转向油缸,包括移动架2和与移动架活动连接的回转支 架1,移动架2与回转支架1之间设置有一对油缸3,所述一对油缸上、下设置在回转支架1 与移动架2之间,所述油缸3包括设置在移动架2上的活塞5和设置在回转支架1上与活 塞相配合的活塞杆4,活塞杆4与回转支架1为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架2上设置有多个座 体6,座体6之间设置有让位孔7,所述活塞5 —端穿过让位孔设置在座体6上。所述座体 6上设置有轴承座8,活塞通过设置在活塞上的转轴9设置在轴承座8上。本技术不局限与上述的实施例,只要将油缸上、下设置在移动架与回转支架 之间来减小油缸占用的宽度,如将一对油缸设置在同一个让位孔内,均应落入本技术 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后挖掘机用转向油缸,包括移动架和与移动架活动连接的回转支架,移动架与回转支架之间设置有一对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油缸上、下设置在回转支架与移动架之间,所述油缸包括设置在移动架上的活塞和设置在回转支架上与活塞相配合的活塞杆,活塞杆与回转支架为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后挖掘机用转向油缸,包括移动架和与移动架活动连接的回转支架,移动架与回转支架之间设置有一对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油缸上、下设置在回转支架与移动架之间,所述油缸包括设置在移动架上的活塞和设置在回转支架上与活塞相配合的活塞杆,活塞杆与回转支架为活动连接。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春翁志煌孙旭亮钟世启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汉森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