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土工程用回填土碾压装置及碾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95240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1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压实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岩土工程用回填土碾压装置及碾压方法。该装置的移动组件设在底板两端;碾压单元的立柱固定在底板两端,第一电机固定在一立柱上且与纵向丝杆连接,纵向导杆设置在另一立柱内,支撑横板两端与纵向丝杆螺纹连接、纵向导杆滑动连接,承载架顶端与支撑横板固定且底部转动设置碾压辊;清理单元的条形盒固定在承载架两端,双向丝杆及横向导杆设在两条形盒内并分设有两托块,收纳盒设在碾压辊前后方且两端与双向丝杆及横向导杆的各一托块固定,刮板一端可拆卸地延伸至收纳盒内、另一端靠近碾压辊表面。所述方法包括移位、高度调整、刮板调整、碾压作业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刮板寿命长、调整便捷、刮擦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压实机械,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刮板寿命长、调整便捷、刮擦效果好的岩土工程用回填土碾压装置及碾压方法


技术介绍

1、隧道深基坑的开挖与支护,是一种对深层岩基地下结构施工及周边采用支挡、加固及保护的措施。在基坑上的基础砌筑完毕后,需要对内部形成的空间进行回填,一般采用淤泥、粉砂、杂土及粘土等材质,在回填后使用碾平装置进行碾压,从而将回填土压实,保证回填土密度满足建设要求。在碾平装置进行碾平作业时,为了避免回填土粘附在碾轮上造成地面形成压坑,需要在碾压辊侧设置刮泥板。但是,目前填土碾平装置的刮泥板通常设置一组,刮泥效果十分有限,并且刮下的泥土石块直接掉落至已经碾压完成的地面,影响基坑回填土碾平质量;而且碾平装置的刮泥板使用时为了尽可能地使刮擦更为彻底,通常将刮泥板的刮擦端与碾压辊表面紧贴,从而使得刮泥板的刮擦端容易磨损而成为易耗件;并且由于刮泥板与连接部件采用固定连接,不仅导致刮泥板更换较为繁琐,而且往往刮擦端少量磨损就会造成刮擦效果显著下降,从而需要刮泥板整体更换才能确保刮擦效果,使得使用成本较高。

2、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刮泥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土工程用回填土碾压装置,包括底板(1)、移动组件(4),所述底板(1)的中部设置有贯穿上下的让位孔,所述移动组件(4)分别设置在底板(1)的底部前后两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碾压单元(2)、清理单元(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岩土工程用回填土碾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立柱(21)的相对内侧面上分别开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让位槽,所述支撑横板(24)的两端分别活动贯穿两根立柱(21)的让位槽并分别与纵向丝杆(23)螺纹连接、纵向导杆(29)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岩土工程用回填土碾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25)呈倒“凵”字形结构且顶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土工程用回填土碾压装置,包括底板(1)、移动组件(4),所述底板(1)的中部设置有贯穿上下的让位孔,所述移动组件(4)分别设置在底板(1)的底部前后两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碾压单元(2)、清理单元(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岩土工程用回填土碾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立柱(21)的相对内侧面上分别开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让位槽,所述支撑横板(24)的两端分别活动贯穿两根立柱(21)的让位槽并分别与纵向丝杆(23)螺纹连接、纵向导杆(29)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岩土工程用回填土碾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25)呈倒“凵”字形结构且顶端与支撑横板(24)固定连接,所述碾压辊(27)的两端分别同轴固定设置有转轴(26),所述碾压辊(27)通过两端的转轴(26)转动设置在承载架(25)的两侧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岩土工程用回填土碾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25)的两侧板外壁上还分别固定设置有连接条板(28),所述条形盒(31)分别与承载架(25)的两侧板外壁上对应的连接条板(28)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岩土工程用回填土碾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呈“t”字形结构的锁定插板(36),所述收纳盒(34)沿长度方向至少在两端和/或中部上下贯穿的设置有条形通槽ⅰ,所述刮板(35)在收纳盒(34)内的部分设置有与条形通槽ⅰ对应的条形通槽ⅱ,所述锁定插板(36)自上而下的活动贯穿条形通槽ⅰ与条形通槽ⅱ将刮板(35)与收纳盒(34)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为固定设置在条形盒(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速田勇胡龙王超刘刚王良川邱健彬徐德禹槐翔英王保明赵韬杨国祥段永平杨志祥郭俐鸿朱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