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圣荣专利>正文

一种带自动弹出钮的魔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93547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自动弹出钮的魔球,由多个旋转块、多个移动块以支架为中心拼成一个球体,旋转块通过限位钉安置于支架所设的支撑杆端部,移动块置于旋转块与旋转块之间;旋转块上开设按钮槽,槽内设置扣钮,扣钮与旋转块之间设置弹簧,扣钮开设轨道槽,控制杆一端置入轨道槽,另一端扣于旋转块所设的中枢柱上的扣孔,中枢柱与控制杆由弹性环环绕。(*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钮扣的玩具,尤其是扣钮在受力后能自动弹出的玩具。
技术介绍
目前,有一种魔球出现在市面上,这种魔球外表面由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拼组而成,每个正五形上设有一扣钮,并可以旋转,拉动扣钮,正五边形会带动周围的正六边形脱离球体一定高度(参考专利公开号CN101204632),但是该设计的扣钮暴露于球体表面,不能完全收縮于球体内,造成外观上的不美观,如果完全收縮于球体内又会对拉伸造成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这种魔球的扣钮在外观上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带自动弹出钮的魔球,该魔球所设扣钮具有第一次按压收縮于球体内,第二次按压则会弹出球体表面的特点。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多个旋转块、多个移动块以支架为中心拼成一个球体,旋转块通过限位钉安置于支架所设的支撑杆端部,移动块置于旋转块与旋转块之间;旋转块上开设按钮槽,槽内设置扣钮,扣钮与旋转块之间设置弹簧,扣钮开设轨道槽,控制杆一端置入轨道槽,另一端扣于旋转块所设的中枢柱上的扣孔,中枢柱与控制杆由弹性环环绕。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東是按压扣钮可使扣钮嵌入旋转块内,再次按压扣钮,扣钮又可弹出旋转块所设按钮槽,依次循环。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局部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支架、旋转块和自动弹出组件装配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自动弹出组件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旋转块和自动弹出组件装配部分零件剖视图。图中1.支架,ll.支撑杆,2.旋转块,21.按钮槽,22.扣孔,23.中枢柱,3.移动块,4.自动弹出组件,41.扣钮,411.轨道槽,42.弹簧A, 43.控制杆,5.弹性环,6.弹簧B, 7.限位钉。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 4中,旋转块2由限位钉7安装在支架1所设支撑杆11端部,限位钉7与旋转块2之间设置弹簧B6,自动弹出组件4由扣钮41、弹簧A42、控制杆43组成,扣钮41容置于旋转块2所设的按钮槽21内,弹簧A42 —端与旋转块2相抵触,另一端与扣钮41相抵触,控制杆43 —端扣入旋转块2所设的扣孔22,另一端置于扣钮41所设的轨道槽411中,弹性环5环绕于旋转块2所设中枢柱23和控制杆43,移动块3设置在旋转块2与旋转块2之间。按压扣钮41,控制杆43在轨道槽411中的一端会从轨道槽411的一个部位移动到另一部位,以实现伸縮功能,由于自动弹出组件4是已知公有技术,所以不再详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自动弹出钮的魔球,包括支架(1),多个旋转块(2),多个移动块(3)和多个自动弹出组件(4),其特征在于:支架(1)上球状散射排列支撑杆(11),旋转块(2)安置在支撑杆(11)端部,旋转块(2)与旋转块(2)之间设置移动块(3),旋转块(2)上设有自动弹出组件(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自动弹出钮的魔球,包括支架(1),多个旋转块(2),多个移动块(3)和多个自动弹出组件(4),其特征在于支架(1)上球状散射排列支撑杆(11),旋转块(2)安置在支撑杆(11)端部,旋转块(2)与旋转块(2)之间设置移动块(3),旋转块(2)上设有自动弹出组件(4)。2. 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圣荣
申请(专利权)人:高圣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