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的用于加工转子的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91260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精度的用于加工转子的夹具,由气缸、装夹座和胀套构成,夹座通过一个连接块与气缸缸体连接,装夹座的前端向前延伸设置有一个支撑杆,装夹座及支撑杆的轴心上设置有一个通孔,支撑杆的外壁呈锥形,胀套套设在支撑杆的外壁上,气缸的活塞杆穿过通孔和胀套的前端壁,活塞杆的前端设置有两个螺母,胀套的前端壁位于两个螺母之间。待加工的转子套设在支撑杆和胀套上,气缸活塞杆缩回时,带动胀套向支撑杆移动,支撑杆的锥面使胀套胀开,胀紧转子,完成工件的装夹。气缸活塞杆伸出,带动胀套退出支撑杆,胀套恢复,松开转子,就可取下。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方便,消除了夹具外侧面与转子之间的间隙,增强了夹具的刚度,从而提高了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夹具,特别是一种高精度的用于加工转子的夹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对转子进行轴向槽磨削时由双顶尖在转子两端定位,再由三爪卡盘 夹紧,由于三爪卡盘和双顶尖对转子都进行轴向定位,存在过定位的问题;同时,转子通过 螺母固定在夹具上,装夹和拆卸均不方便,且装夹工件时人为的因素较大,效率不高,而且 夹具芯轴跨度大、刚性不好,影响了转子的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度的用于加工转子的夹具,所述的这种高精度的 用于加工转子的夹具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加工转子的夹具存在过定位、使用不方便以及加工 精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本专利技术的这种高精度的用于加工转子的夹具由气缸、装夹座和胀套构成,其中,所 述的装夹座通过一个连接块与所述的气缸的缸体连接,装夹座的前端向前延伸设置有一个 支撑杆,装夹座及支撑杆的轴心上设置有一个通孔,所述的支撑杆的外壁呈锥形,所述的胀 套套设在支撑杆的外壁上,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的通孔和胀套的前端壁,活塞杆的前端 设置有螺纹,活塞杆的前端有一个第一螺母和一个第二螺母,胀套的前端壁位于所述的第 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胀套的内壁设置有锥面,胀套的两端各自均布有三条槽,任意一 条所述的槽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胀套的轴向。 进一步的,所述的装夹座的最大外径大于支撑杆的最大直径。 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待加工的转子套设在支撑杆和胀套上,并邻接装夹座的前 端面,气缸活塞杆縮回时,带动胀套向支撑杆移动,支撑杆的锥面使胀套胀开,胀紧转子,完 成工件的一次装夹。当工件加工完成后,气缸活塞杆伸出,带动胀套退出支撑杆,胀套恢复, 松开转子,工件就可取下。 本专利技术和已有技术相对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专利技术利用气缸驱动胀套,利 用胀套对转子进行夹紧与放松,操作方便,消除了夹具外侧面与转子之间的间隙,增强了夹 具的刚度,从而提高了加工精度。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高精度的用于加工转子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高精度的用于加工转子的夹具中胀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l:3 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高精度的用于加工转子的夹具,由气缸1、装夹座2和 胀套3构成,其中,所述的装夹座2通过一个连接块4与所述的气缸1的缸体连接,装夹座 2的前端向前延伸设置有一个支撑杆21,装夹座2及支撑杆21的轴心上设置有一个通孔, 所述的支撑杆21的外壁呈锥形,所述的胀套3套设在支撑杆21的外壁上,气缸1的活塞杆 6穿过所述的通孔和胀套3的前端壁,活塞杆6的前端设置有螺纹,活塞杆6的前端配合有 一个第一螺母7和一个第二螺母8,胀套3的前端壁位于所述的第一螺母7和第二螺母8之 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胀套3的内壁设置有锥面,胀套3的两端各自均布有三条槽10, 任意一条所述的槽10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胀套3的轴向。 进一步的,所述的装夹座2的最大外径大于支撑杆21的最大直径。装夹座2通过 螺栓5与连接块4固定。 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是待加工的转子9套设在支撑杆21和胀套3上,并邻接装夹 座2的前端面,气缸1活塞杆6縮回时,带动胀套3向支撑杆21移动,支撑杆21的锥面使 胀套3胀开,胀紧转子9,完成工件的一次装夹。当工件加工完成后,气缸1活塞杆6伸出, 带动胀套3退出支撑杆21,胀套3恢复,松开转子9,工件就可取下。权利要求一种高精度的用于加工转子的夹具,由气缸、装夹座和胀套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夹座通过一个连接块与所述的气缸的缸体连接,装夹座的前端向前延伸设置有一个支撑杆,装夹座及支撑杆的轴心上设置有一个通孔,所述的支撑杆的外壁呈锥形,所述的胀套套设在支撑杆的外壁上,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的通孔和胀套的前端壁,活塞杆的前端设置有螺纹,活塞杆的前端有一个第一螺母和一个第二螺母,胀套的前端壁位于所述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之间。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的用于加工转子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胀套的内 壁设置有锥面,胀套的两端各自均布有三条槽,任意一条所述的槽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胀 套的轴向。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的用于加工转子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夹座的 最大外径大于支撑杆的最大直径。全文摘要一种高精度的用于加工转子的夹具,由气缸、装夹座和胀套构成,夹座通过一个连接块与气缸缸体连接,装夹座的前端向前延伸设置有一个支撑杆,装夹座及支撑杆的轴心上设置有一个通孔,支撑杆的外壁呈锥形,胀套套设在支撑杆的外壁上,气缸的活塞杆穿过通孔和胀套的前端壁,活塞杆的前端设置有两个螺母,胀套的前端壁位于两个螺母之间。待加工的转子套设在支撑杆和胀套上,气缸活塞杆缩回时,带动胀套向支撑杆移动,支撑杆的锥面使胀套胀开,胀紧转子,完成工件的装夹。气缸活塞杆伸出,带动胀套退出支撑杆,胀套恢复,松开转子,就可取下。本专利技术操作方便,消除了夹具外侧面与转子之间的间隙,增强了夹具的刚度,从而提高了加工精度。文档编号B24B41/06GK101733687SQ200810203418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6日专利技术者侯继业, 盛宏军, 金丽华 申请人:上海丹尼逊液压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精度的用于加工转子的夹具,由气缸、装夹座和胀套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夹座通过一个连接块与所述的气缸的缸体连接,装夹座的前端向前延伸设置有一个支撑杆,装夹座及支撑杆的轴心上设置有一个通孔,所述的支撑杆的外壁呈锥形,所述的胀套套设在支撑杆的外壁上,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的通孔和胀套的前端壁,活塞杆的前端设置有螺纹,活塞杆的前端有一个第一螺母和一个第二螺母,胀套的前端壁位于所述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继业金丽华盛宏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丹尼逊液压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