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内微短路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91002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1 15: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内微短路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每次充电结束后控制标准锂离子电池和待测锂离子电池依次静置、脉冲放电和脉冲充电,并记录标准电池脉冲充电结束后电压和待测电池脉冲充电结束后电压;在每次放电结束后控制标准锂离子电池和待测锂离子电池依次静置、脉冲充电和脉冲放电,并记录标准电池脉冲放电结束后电压和待测电池脉冲放电结束后电压;计算标准电池脉冲充电结束后电压和待测电池脉冲充电结束后电压之间的第一差值,标准电池脉冲放电结束后电压和待测电池脉冲放电结束后电压之间的第二差值;基于各第一差值和各第二差值可以快速准确检测锂离子电池是否发生内微短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内微短路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高能绿色电池,被广泛地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这对锂离子电池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引起了行业的高度重视。

2、锂离子电池在滥用条件下极易发生热失控,包括热滥用、机械滥用和电滥用。其中,内短路是电滥用最常见的形式,也是三元锂离子电池的自引发热失控安全问题的重要诱因之一(取决于短路阻值大小等)。当电池短路电阻较小时,内短路会引起电池电压骤降,电流和温度的急剧增加,在短时间内会产生大量的热,有引发热失控的可能。当电池短路电阻较大时,即小规模内短路,称之为内微短路,在短时间内,内微短路并不会引起电压、电流和温度的显著变化,不易被发现,仅仅表现为自放电率过大。然而,如果内微短路长期发展,电池间的差异逐渐增加,再加上热的逐渐积累,就有可能引发安全问题。因此,电池内微短路必须得到有效的防控。

3、目前,电池内微短路检测方案一是对非工作状态下的电池进行检测,检测精度较低,且对于一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内微短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内微短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控制所述标准锂离子电池和所述待测锂离子电池充电至不同的充电电压,在每次充电结束后分别控制所述标准锂离子电池和所述待测锂离子电池依次静置、脉冲放电和脉冲充电,并记录标准电池脉冲充电结束后电压和待测电池脉冲充电结束后电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内微短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控制所述标准锂离子电池和所述待测锂离子电池放电至不同的放电电压,并在每次放电结束后分别控制所述标准锂离子电池和所述待测锂离子电池依次静置、脉冲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内微短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内微短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控制所述标准锂离子电池和所述待测锂离子电池充电至不同的充电电压,在每次充电结束后分别控制所述标准锂离子电池和所述待测锂离子电池依次静置、脉冲放电和脉冲充电,并记录标准电池脉冲充电结束后电压和待测电池脉冲充电结束后电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内微短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控制所述标准锂离子电池和所述待测锂离子电池放电至不同的放电电压,并在每次放电结束后分别控制所述标准锂离子电池和所述待测锂离子电池依次静置、脉冲充电和脉冲放电,并记录标准电池脉冲放电结束后电压和待测电池脉冲放电结束后电压,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内微短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所述第一差值和各所述第二差值,检测所述待测锂离子电池是否发生内微短路,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敏沈雪玲云凤玲方彦彦周顺吴宇晨曲鑫栗敬敬张向军
申请(专利权)人: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