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厨余垃圾用厌氧发酵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垃圾分类的实施,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利用迫在眉睫。厨余垃圾表示易腐烂的、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包括家庭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和其它厨余垃圾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相较于餐厨垃圾,厨余垃圾具有固体含量高、有机质含量高、杂质含量高、纤维质料含量高等特性,其成分更加的复杂多变。
2、目前国内外主要的厨余垃圾处理工艺包括填埋、焚烧、厌氧发酵、好氧堆肥以及生物蛋白转化等。其中厌氧发酵工艺在对有机物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处理过程中能产生甲烷,有效实现了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因此越来越多的厨余垃圾采用厌氧发酵进行处理。干式厌氧作为厌氧发酵技术之一,相较于常见的湿式厌氧,其进料含固率通常在20%以上,容杂能力强,对进料性质要求不高,可减少前端预处理的设备投资。与此同时,干式厌氧发酵过程中不添加新鲜水进行调配,因此更加节约水资源,产生的沼液量相比于湿式厌氧发酵明显较少,减少废水处理成本,发酵后产物易脱水产生沼渣固形物,可为有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厨余垃圾用厌氧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罐体(1)、换热装置(2)和供热装置(3),所述发酵罐体(1)配设有搅拌装置(4),发酵罐体(1)内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加热区(5)、发酵区(6)和排料区(7),所述加热区(5)设有第一空心夹层,所述第一空心夹层内部设有第一换热循环管(8);所述发酵区(6)设有第二空心夹层,所述第二空心夹层内部设有第二换热循环管(9);所述排料区(7)设有第三空心夹层,所述第三空心夹层内部设有第三换热循环管(10);所述换热装置(2)内部设有供热通道(11)、第一换热通道、第二换热通道和第三换热通道,所述供热通道(11)的两端均与供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厨余垃圾用厌氧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罐体(1)、换热装置(2)和供热装置(3),所述发酵罐体(1)配设有搅拌装置(4),发酵罐体(1)内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加热区(5)、发酵区(6)和排料区(7),所述加热区(5)设有第一空心夹层,所述第一空心夹层内部设有第一换热循环管(8);所述发酵区(6)设有第二空心夹层,所述第二空心夹层内部设有第二换热循环管(9);所述排料区(7)设有第三空心夹层,所述第三空心夹层内部设有第三换热循环管(10);所述换热装置(2)内部设有供热通道(11)、第一换热通道、第二换热通道和第三换热通道,所述供热通道(11)的两端均与供热装置(3)连通,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第二换热通道和第三换热通道的介质均能够与供热通道(11)的介质进行热交换,第一换热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换热循环管(8)的两端连通,第二换热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换热循环管(9)的两端连通,第三换热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换热循环管(10)的两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余垃圾用厌氧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2)包括换热外壳(12),所述换热外壳(12)内部中空形成所述供热通道(11),供热通道(11)内设有第一换热管(13)、第二换热管(14)和第三换热管(15),所述第一换热管(13)内部设置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第一换热管(13)位于供热通道(11)的上游,所述第二换热管(14)内部设置所述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三换热管(15)内部设置所述第三换热通道,第二换热管(14)和第三换热管(15)并排设置于供热通道(11)的下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厨余垃圾用厌氧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外壳(12)上设有供热输入接口、供热输出接口、第一换热输入接口、第一换热输出接口、第二换热输入接口、第二换热输出接口、第三换热输入接口和第三换热输出接口,所述供热通道(11)的两端分别与供热输入接口和供热输出接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管(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换热输入接口和第一换热输出接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管(1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换热输入接口和第二换热输出接口连通,所述第三换热管(15)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换热输入接口和第三换热输出接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厨余垃圾用厌氧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13)、第二换热管(14)和第三换热管(15)均呈螺旋状;所述供热装置(3)包括供热水箱(16),所述供热水箱(16)内部设有加热器(17)和温控器,供热水箱(16)与供热通道(11)之间设有供热输入管(18)和供热输出管(19),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雪艳,司景忠,王佳洪,李立亚,舒秀琦,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峰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