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板状物体转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89339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的板状物体的转轴装置,主要用于无框窗、全敞式转角阳台窗和移动墙等的平行移动、开启和关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明专利技术目的是:为解决板状物体在被打开时,自动脱落的现象,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消除不稳定状态的,可移动的板状物体转轴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明专利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移动的板状物体转轴装置,由上导轨、下导轨、板状物体、上移动转轴、下移动转轴和转轴定位件构成,所述转轴定位件固定安装在上导轨、下导轨的开启端,两导轨的槽和槽内,每槽内的数量与安装的窗扇数量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板状物体在旋转起始瞬间时的脱落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的板状物体的转轴装置,主要用于无框 窗、全敞式转角阳台窗和移动墙等的平行移动、开启和关闭,本专利技术 可有效防止板状物体在旋转起始瞬间时的脱落。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以无框窗为例,对
技术介绍
和专利技术目的加以说明,但不仅 限于无框窗,同样也适用于移动墻等其他
现有技术中,无框窗常被安装在阳台上,故也称无框阳台窗或全敞式阳台窗。无框窗的特点是l)窗扇玻璃无边框;2)开启时,必 须将每块玻璃,逐一平移到阳台的一侧的窗户开启端,才能打开窗扇。 因此,阳台上安装无框窗后,当无框窗处于全部关闭状态时,远远望 去,整个阳台被玻璃笼罩,非常美观气派;当窗扇全部打开时,如同 没有安装窗户。因此,无框窗多用于高档住宅,对城市的美观作出了 巨大贡献。技术专利ZL00218343. 9 了 一种全敞式转角移动门窗。 该技术的结构参见图l所示,其由上导轨l、下导轨2、玻璃窗 扇(即板状物体)3、上移动转轴4、下移动转轴5和转轴定位件6 构成。所述转轴定位件6固定安装在上导轨1、下导轨2的,窗户开 启端的,导轨槽11和导轨槽21内,每扇玻璃窗户都有上下一对转轴 定位件6与其配合。因此,每槽内的转轴定位件6的数量与安装的窗扇数量相同。转轴定位件6上设有转轴移动槽61和转轴定位孔62, 转轴移动槽61惯穿于转轴定位件6上的外倒面,转轴定位孔62的轴 心位于转轴移动槽61的中心线上。上移动转轴4、下移动转轴5均 由垂直安装的转轴(41、 51)和水平安装的滑轮(42、 52)构成,转 轴(41、 51)的顶端切削成平行的两直边,且其与转轴移动槽61等 宽,转轴(41、 51)的直径与转轴定位孔62配合。关闭窗户时,将 窗扇移到导轨的一侧,即窗户开启端。由于上导轨l、下导轨2的槽 11和槽21内的相应位置,都安装了转轴定位件6,且转轴定位件6 的数量和位置与窗扇一一对应。当窗扇经导轨移动到对应转轴定位件 6 ,即转轴(41、 51)的顶端经转轴移动槽61到达转轴定位孔62时, 被定位,这时窗扇就能被旋转打开。该技术专利的缺陷是当窗 扇刚被旋转一个很小的角度时(参见图2所示),窗扇处于一个不稳 定的状态,窗扇在重力的作用下会自动脱落。这种缺陷在其他领域的 应用中同样存在,如移动墙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为解决板状物体在被打开时,自动脱 落的现象,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消除不稳定状态的,可移动的板状物体 转轴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移动的板状物体转 轴装置,由上导轨l、下导轨2、板状物体3、上移动转轴4、下移动 转轴5和转轴定位件6构成;所述转轴定位件6固定安装在上导轨1、 下导轨2的开启端,两导轨 槽11和槽21内,每个槽内的数量与安装的窗扇数量相同;上移动转轴4、下移动转轴5均由垂直安装的转轴(41、 51)和水平安装的滑轮(42、 52)构成;转轴定位件6的数量与窗扇数量相等,其安装的位置位于上导轨l、下导轨2—侧的窗户开启端7,并与窗户排列的次序——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定位件6由转轴防脱件63、转轴防脱座64、转轴防脱座插槽65和安装护套66构成;所述转轴防脱件63由旋转基座631和与其同轴联体的旋转体632构成,转轴移入槽633惯穿于旋转体632上,转轴(41、51 )的顶端切削成两平行直边,其两边的宽度与转轴移入槽633等宽;所述旋转基座631周边的侧面设有至少两个突起弹性定位头634;所述转轴防脱座64为方型结构,其中间设有通孔641,该通孔641分上、下两层,旋转体孔6411小于旋转基座孔6412,两者与转轴防脱件63活动配合,所述旋转基座6412的内侧面设有至少两个与突起弹性定位头634配合的凹部6413;所有转轴防脱座64上还设有槽642,所有转轴防脱座64的槽642与各转轴移入槽61配合构成一条长槽;所有转轴防脱座前后排列,插入转轴防脱座插槽65,由安装护套66固定在上导轨1、下导轨2的窗户开启端。所述突起弹性定位头634为四个。所述4t转基座6412内侧面"i殳有四个凹部6413;。所述转轴防脱座64的前侧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契头642,后侧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契槽643,所述连接契头642与连接契槽643相互配合。所述转轴防脱座64的前侧设有两个连接契头642,后侧设有两个连接契槽643。所述转轴防脱座插槽65两侧设有嵌入槽651。所述转轴防脱座64的左右两侧低于中部,且与嵌入槽651配合。所述安装护套66采用拼接结构,其一端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契槽661,另一端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契头662,连接契头662与连接契槽661相互配合,安装护套66的中部设有用于固定导轨的安装孔663。所述安装护套66采用拼接结构,其一端设有为两个连接契槽661。所述安装护套66采用4并接结构,其另一端^L有至少一个连接契头662。所述安装护套66的还设有安装螺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板状物体在旋转起始瞬间时的脱落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中无框窗的上、下导轨和上、下移动转轴和转轴定位装置的示意图2为
技术介绍
中的转轴定位件的移动示意图3为
技术介绍
中的转轴定位件在旋转起始瞬间的脱落示意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转轴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转轴防脱件的结构示意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转轴防脱件的仰视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转轴防脱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转轴防脱座的仰^L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剖碎见图;具体施例为了更清楚表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下面结合示图作进一步的阐迷参见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可移动的板状物体转轴装置,由上移动转轴4、下移动转轴5和它们的转轴定位装置6构成,整个装置安装在上导轨1和下导轨2的开启端的位置,每槽转轴定位装置6的数量等于板状物体3的数量。所述转轴定位装置6由转轴防脱件63、转轴防脱座64、转轴防脱座插槽65和安装护套66构成。所述转轴防脱件63由旋转基座631和与其同轴联体的旋转体632构成,转轴移入槽61前后惯穿于旋转体632上,转轴(41、 51)的顶端切削成平行的两直边,其两边的宽度与转轴移入槽61的宽度配合。所述旋转基座631的周边,其侧面设有突起弹性定位头633。所述转轴防脱座64为方型结构,其中间设有与转轴防脱件63配合的通孔641,该通孔641分上、下两层,分别为旋转体孔6411和旋转基座孔6412两部分,旋转体孔6411小于旋转基座孔6412,两者与转轴防脱件63活动配合;所述旋转基座孔6412的内侧面,设有四个与突起弹性定位头634配合的凹部6413。所有转轴防脱座64上还i殳有槽642,该槽642与转轴移入槽61配合。所有转轴防脱座64前后排列,由各转轴防脱座64的槽642和转轴移入槽61组合成长槽,最后一个转轴防脱座64的槽642是半封闭结构(见图4 )。所述转轴防脱座64的前侧设有连接契头642,后侧设有连接契槽643,所述连接契头642与连接契槽643相互配合。所述转轴防脱座插槽65两侧设有嵌入槽651。所述转轴防脱座64的左右两侧低于中部,且与嵌入槽651配合。各转轴防脱座64相互嵌接后,插入转轴防脱座插槽65,由安装护套66固定在上导轨l、下导轨2的窗户开启端。每一板状物体都要配置一对转轴防脱件63和转轴防脱座64, N块板状物体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移动的板状物体转轴装置,由上导轨(1)、下导轨(2)、板状物体(3)、上移动转轴(4)、下移动转轴(5)和转轴定位件(6)构成;所述转轴定位件(6)固定安装在上导轨(1)、下导轨(2)的开启端,两导轨的槽(11)和槽(21)内,每个槽内的数量与安装的窗扇数量相同;上移动转轴(4)、下移动转轴(5)均由垂直安装的转轴(41、51)和水平安装的滑轮(42、52)构成;转轴定位件(6)的数量与窗扇数量相等,其安装的位置位于上导轨(1)、下导轨(2)一侧的窗户开启端,并与窗户排列的次序一一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定位件(6)由转轴防脱件(63)、转轴防脱座(64)、转轴防脱座插槽(65)和安装护套(66)构成;所述转轴防脱件(63)由旋转基座(631)和与其同轴联体的旋转体(632)构成,转轴移入槽(633)惯穿于旋转体(632)上,转轴(41、51)的顶端切削成两平行直边,其两边的宽度与转轴移入槽(633)等宽;所述旋转基座(631)周边的侧面设有至少两个突起弹性定位头(634);所述转轴防脱座(64)为方型结构,其中间设有通孔(641),该通孔(641)分上、下两层,旋转体孔(6411)小于旋转基座孔(6412),两者与转轴防脱件(63)活动配合,所述旋转基座(6412)的内侧面设有至少两个与突起弹性定位头(634)配合的凹部(6413);所有转轴防脱座(64)上还设有槽(642),所有转轴防脱座(64)的槽(642)与各转轴移入槽(61)配合构成一条长槽;所有转轴防脱座前后排列,插入转轴防脱座插槽(65),由安装护套(66)固定在上导轨、下导轨的窗户开启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钢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创开无框阳台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