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探测器单像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92053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1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阵列探测器单像素结构,该结构利用单个光电转换单元实现成像,突破了利用二维阵列探测器件的传统成像方式,大大降低了对探测器的要求,同时保证了高光效率和良好的光学性能。该阵列探测器单像素结构采用 InGaAs 材料制成,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光谱响应率,适用于近红外光谱的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阵列探测器单像素结构,该结构集成度高,用于与手机等便携式设备的联用,用于近红外光谱的便携式检测。


技术介绍

1、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具有快速、准确、非接触等优点,在食品安全、医疗诊断、工业分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传统的近红外光谱检测设备体积庞大、重量较重,不便于携带和使用。为了实现近红外光谱的便携式检测,需要开发集成度高、体积小巧、性能优异的阵列探测器。

2、阵列探测器是一种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器件,通常由多个像素点组成,每个像素点对应一个光电转换单元。阵列探测器的类型和性能取决于光电转换单元的材料和结构。目前,常用的阵列探测器有硅基阵列探测器、ingaas阵列探测器、像素阵列探测器等。

3、硅基阵列探测器是一种利用硅材料的光电效应实现光电转换的器件,具有成本低、制造工艺成熟、集成度高等优点,但是其光谱响应范围有限,一般只能覆盖可见光和近红外光的部分波段。

4、ingaas 阵列探测器是一种利用 ingaas 材料的光电效应实现光电转换的器件,具有灵敏度高、光谱响应率高等优点,能够覆盖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阵列探测器单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单像素结构为半导体层叠结构,包括:InP衬底(1),用于支撑光电二极管阵列;N-InP层(2),设置在InP衬底(1)上;InGaAs层(3),设置在N-InP层(2)上,P-InP层(4)设置在InGaAs层(3)上,用于实现光电二极管阵列的光电转换功能和背照式工作方式;InGaAs欧姆接触层(5),设置在P-InP(4)层上,用于将光电二极管阵列的光电流转换为电流;聚酰亚胺钝化层(6),设置在InGaAs欧姆接触层(5)上,并包覆InP衬底(1)、N-InP层(2)、InGaAs层(3)、P-InP层(4)以及InGaAs欧姆接触层(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阵列探测器单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单像素结构为半导体层叠结构,包括:inp衬底(1),用于支撑光电二极管阵列;n-inp层(2),设置在inp衬底(1)上;ingaas层(3),设置在n-inp层(2)上,p-inp层(4)设置在ingaas层(3)上,用于实现光电二极管阵列的光电转换功能和背照式工作方式;ingaas欧姆接触层(5),设置在p-inp(4)层上,用于将光电二极管阵列的光电流转换为电流;聚酰亚胺钝化层(6),设置在ingaas欧姆接触层(5)上,并包覆inp衬底(1)、n-inp层(2)、ingaas层(3)、p-inp层(4)以及ingaas欧姆接触层(5),用于保护阵列探测器单像素结构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阳极金属电极(7),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徐晓轩梁菁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谱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