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航天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形翼被动式随动加载装置及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1、折叠翼飞行器能够根据飞行环境、和作战任务的需要进行自适应变形,使飞行航迹、高度和速度机动多变,发挥飞行器最优的飞行性能。而翼面结构机构的性能影响着飞机的整体性能,因而其性能测试是飞行器设计、制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2、在翼面结构机构中既存在安定面等结构翼面,也存在襟翼、缝翼、副翼等活动翼面。对于结构翼面,需要着重测试其承载能力;对于活动翼面,在测试承载能力的同时还要测试机构在设计飞行包线下运动能力、可靠性等。
3、总的来说,这些测试均需要让翼面处在一定的飞行载荷下,因此这些测试可以通过风洞实验、试飞等方式进行,但这些方法试验成本高、准备周期长,同时飞行试验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试验成本高、准备周期长,同时飞行试验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变形翼被动式随动加载装置及工作方法。
2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形翼被动式随动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1)、测试翼面支架(2)、测试翼面(3)、高压气缸组件(4)、多个被动加载模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翼被动式随动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组件(13)包括翼-绳索连接件(18)、两个短销轴(19)、两个拉杆(20)、两个单耳支座轴(21)、双耳支座轴(22)、长销轴(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形翼被动式随动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滑轮组件(14)包括两组滑轮(25)、滑轮芯轴(26)、滑轮座(27)、滑轮座底板(28)、出索端夹具(29)、工字钢压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形翼被动式随动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1)、测试翼面支架(2)、测试翼面(3)、高压气缸组件(4)、多个被动加载模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翼被动式随动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组件(13)包括翼-绳索连接件(18)、两个短销轴(19)、两个拉杆(20)、两个单耳支座轴(21)、双耳支座轴(22)、长销轴(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形翼被动式随动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滑轮组件(14)包括两组滑轮(25)、滑轮芯轴(26)、滑轮座(27)、滑轮座底板(28)、出索端夹具(29)、工字钢压板(30)、可调支架(31);两组滑轮(25)通过滑轮芯轴(26)设于滑轮座(27)上,滑轮座(27)设于滑轮座底板(28)上,滑轮座底板(28)与可调支架(31)连接,可调支架(31)通过出索端夹具(29)与工字钢压板(30)设于支撑框架(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形翼被动式随动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加载组件(15)包括转接板(32)、两个加载滑轮座(33)、导向滑轮(34)、加载滑轮芯轴(35)、钢丝绳双夹(36)、钢丝绳连接件(38)、拉簧(39)、拉力传感器(40)、关节轴承(41)、丝杠(42)、丝母(43),丝杠螺母支座(44);转接板(32)设于承载方管(17)的内壁上,滑轮芯轴(26)贯穿导向滑轮(34),并设于加载滑轮座(33)上,加载滑轮座(33)设于转接板(32)上,钢丝绳(6)的另一端穿过导向滑轮(34),钢丝绳(6)与钢丝绳双夹(36)连接,钢丝绳双夹(36)与钢丝绳连接件(38)的一端连接,钢丝绳连接件(38)另一端与拉簧(39)连接,拉簧(39)与拉力传感器(40)相连,拉力传感器(40)通过关节轴承(41)与丝杠(42)连接,丝杠(42)与丝母(43)螺旋配合,丝母(43)设于丝杠螺母支座(44)上,丝杠螺母支座(44)与承载方管(17)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形翼被动式随动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测量组件(16)包括光轴(45)、拉线位移传感器(46)、拉线位移传感器底座(47)、法兰直线轴承(48)、l型连接件(49)、开口型固定环(50);拉线位移传感器(46)与拉线位移传感器底座(47)连接,拉线位移传感器底座(4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广,王磊,李帅林,郭宏伟,肖洪,刘荣强,赵伦江,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