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罩板与侧墙板以及立罩板与端墙之间的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88710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罩板与侧墙板以及立罩板与端墙之间的安装方法,属于轨道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包括:S1.将立罩板预装在设计基本尺寸位置,且预装后的立罩板能够沿车长方向左右移动;S2.在窗区相邻立罩板之间的区域内安装侧墙板;S3.根据侧墙板与左侧的立罩板以及侧墙板与右侧的立罩板之间的实际距离,调整其中一个立罩板的位置,以缩小左侧的立罩板与侧墙板之间距离L<subgt;4</subgt;和右侧的立罩板与侧墙板之间距离L<subgt;5</subgt;之间的差值,调整完成后,完全固定立罩板的位置;通过这种安装方法能够克服侧墙板安装过程中因需要拆装立罩板导致的返工量大、施工困难的缺陷,提高了侧墙板以及立罩板的安装效率,并使得立罩板和侧墙板均能够有足够的安装空间,以便顺利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制造,特别是涉及一种立罩板与侧墙板以及立罩板与端墙之间的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轨道车辆的舒适性和美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立罩板作为车辆的一个重要内装组成部分,如何保证立罩板安装的正确性和美观性,达到业主的要求,是工艺工作的重点。

2、轨道车辆内装安装中要求立罩板与侧墙板缝隙均匀,其具体安装结构是先安装立罩板,后安装侧墙板,侧墙板左、右两侧通过搭扣与立罩板固定。由于车体车窗开口公差、车窗安装公差以及侧墙板物料本身的公差导致侧墙板安装后与左、右立罩板缝隙不均,如果完全按照立罩板安装图纸基本尺寸进行立罩板安装,侧墙板安装后与左、右立罩板缝隙不均需反复拆装立罩板进行调整,费时费力,组装效率较低。

3、现有技术中采用将侧墙骨架、侧墙板和立罩板集成在一起形成模块化结构的方式,使得安装时侧墙板与立罩板之间的缝隙均匀一致,因车门的位置是固定的,若车窗开口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较大,有可能会导致车窗与车门之间的安装空间不足,导致组装后的模块化结构无法安装。

4、因此,如何克服侧墙板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罩板与侧墙板之间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罩板与侧墙板之间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以立罩板的设计基本尺寸位置为起点,将侧墙板两侧的立罩板中与侧墙板之间的距离较大的一个向靠近侧墙板的一侧移动,以缩小立罩板与侧墙板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罩板与侧墙板之间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各立罩板的最大安装公差均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罩板与侧墙板之间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当L4与L5之间的差值大于等于安装立罩板时允许的最大公差时,立罩板的移动距离为安装立罩板时允许的最大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罩板与侧墙板之间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罩板与侧墙板之间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以立罩板的设计基本尺寸位置为起点,将侧墙板两侧的立罩板中与侧墙板之间的距离较大的一个向靠近侧墙板的一侧移动,以缩小立罩板与侧墙板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罩板与侧墙板之间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各立罩板的最大安装公差均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罩板与侧墙板之间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当l4与l5之间的差值大于等于安装立罩板时允许的最大公差时,立罩板的移动距离为安装立罩板时允许的最大公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立罩板与侧墙板之间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立罩板通过螺栓和螺母与车体框架相连接,且车体框架上的螺栓安装孔和/或立罩板上的螺栓安装孔为腰形孔,其中一个腰形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桂娟周纪超张轩张晓杰闫强华刘志森刘会星张立娜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京车轨道交通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