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异质蛋白复合凝聚的益生菌微胶囊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288174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异质蛋白复合凝聚的益生菌微胶囊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食品生物技术和医药技术领域。通过以卵白蛋白和溶菌酶两种异质蛋清蛋白为壁材,以益生菌为芯材,并使用多酚对壁材进行固化,调节pH诱导复合凝聚反应制备益生菌微胶囊。制得的益生菌微胶囊在热处理条件下存活率仅下降15~20%,冷冻储藏条件下益生菌存活率仅下降5~10%,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条件下益生菌活力提高40~50%。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异质蛋清蛋白复合凝聚体系,操作条件温和,粒径尺寸较小,不引入不稳定成分,易于工业化生产,为益生菌产品的加工推广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生物技术和医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异质蛋白复合凝聚的益生菌微胶囊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益生菌是一类可以在宿主肠道内发挥有益健康功效的活的微生物。研究表明,益生菌在人体中不仅能够促进食物的消化,还能够与肠道中的有害细菌进行氧气竞争,维持肠道菌群平衡。然而,益生菌在加工、储运和消化过程中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菌活力的下降或失活,使益生菌功效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而微囊化常被作为改善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

2、目前,国内外已经发展了多种微囊化技术应用于益生菌,例如喷雾干燥法、流化床法、挤压法、乳化法等。然而,这些方法均存在着诸多的短板,如喷雾干燥法由于在干燥过程中存在失水造成的渗透胁迫,再加上热空气对细胞的热损伤,会对微生物菌体造成严重伤害;挤压法虽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制得的微胶囊尺寸较大,应用范围受限;乳化法由于涉及乳化中剧烈搅拌的过程,会对微生物菌体造成伤害,同时,由于油脂成分的引入,会导致氧化稳定性不佳等问题。与之相比,复合凝聚法具有操作条件温和,粒径尺寸较小,不引入不稳定成分等优点,因此成为微囊化益生菌的良好选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异质蛋白复合凝聚的益生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包括罗伊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多酚包括儿茶素、表儿茶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卵白蛋白与溶菌酶的质量比为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多酚、卵白蛋白溶液、溶菌酶溶液与菌泥混合后,添加终浓度为0~5w/w%的小分子糖的粉末,搅拌均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异质蛋白复合凝聚的益生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包括罗伊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多酚包括儿茶素、表儿茶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卵白蛋白与溶菌酶的质量比为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多酚、卵白蛋白溶液、溶菌酶溶液与菌泥混合后,添加终浓度为0~5w/w%的小分子糖的粉末,搅拌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轩廷闫昭卉刘静波张婷徐梦蕾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