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水下航行器的吸声装置和水下航行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88062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水下航行器的吸声装置和水下航行器,该吸声装置包括适于安装于所述水下航行器的壳体外的吸声单元,所述吸声单元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每一所述吸声单元包括至少一吸声组件,所述吸声组件包括层叠固接的金属骨架和吸声层,所述金属骨架被配置为适于通电以调整与其相邻的吸声层的温度,所述吸声层在不同频率下的吸声系数随温度发生变化。通过该吸声装置,可主动调节水下航行器的吸声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潜水,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水下航行器的吸声装置和水下航行器


技术介绍

1、现有的海洋领域的吸声技术,例如水下航行器的吸声无法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来主动调节吸声性能,属于被动吸声,适应性差。现有技术中大部分采用粘弹性吸声材料,比如橡胶、聚氨酯或硅胶等高分子类材料。一般是将粘弹性吸声材料粘在水下航行器的表面,利用粘弹性吸声材料自身的弹性和微孔结构,将声能转换成动能,起到阻断声波传播的作用。在该过程中,粘弹性材料在声波作用下产生变形,变形过程产生的振动消耗了声波的能量,而粘弹性材料的弹性模量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当粘弹性材料所处的环境温度较低时,材料的弹性模量增大,导致粘弹性材料形变程度降低,吸收声波的效果减弱;同时,当水下航行器下潜至较深深度时,水压增大,也会阻碍粘弹性材料的变形。为此,需要对水下航行器的吸声结构进行改进,以适应水下温度低、水压大的应用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水下航行器的吸声装置和水下航行器,该吸声装置能够提高水下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水下航行器的吸声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适于安装于所述水下航行器的壳体外的吸声单元,所述吸声单元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下航行器的吸声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吸声单元中,多个吸声组件层叠布置;所述吸声单元数量为多个时,各所述吸声单元相对所述水下航行器的壳体位于同一层,且在两所述吸声单元相接时,该两吸声单元中对应层位的所述吸声组件中的金属骨架相互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下航行器的吸声装置,其特征是,每一所述吸声组件中,所述吸声层至少设有两层,且相邻的两所述吸声层之间至少夹设有一层所述金属骨架。

4.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水下航行器的吸声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适于安装于所述水下航行器的壳体外的吸声单元,所述吸声单元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下航行器的吸声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吸声单元中,多个吸声组件层叠布置;所述吸声单元数量为多个时,各所述吸声单元相对所述水下航行器的壳体位于同一层,且在两所述吸声单元相接时,该两吸声单元中对应层位的所述吸声组件中的金属骨架相互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下航行器的吸声装置,其特征是,每一所述吸声组件中,所述吸声层至少设有两层,且相邻的两所述吸声层之间至少夹设有一层所述金属骨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下航行器的吸声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吸声层内添加有微纳尺度颗粒物或设置有若干空腔结构;所述微纳尺度颗粒物选取金属粉末、玻璃微珠和云母片中的一种或几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下航行器的吸声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吸声层内添加有微纳尺度颗粒物时,各所述吸声层中所述微纳尺度颗粒物的填充量沿所述吸声组件的厚度方向逐渐增大或减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汝兵魏逢强林麒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