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学习及SHAP理论的等效全电里程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8744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及SHAP理论的等效全电里程影响因素分析方法,能够基于特征数据实现对对等效全电里程进行较为精准的预测。其技术方案为:用户真实行驶数据采集;行驶数据清洗和预处理;特征获取;特征标准化及特征选择,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预测精度和可解释性,为基于机器学习和SHAP理论的等效全电里程影响因素分析提供建模基础;进行超参数优化、回归模型训练、回归模型预测;回归模型误差分析;SHAP模型解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及shap理论的等效全电里程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1、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等效全电里程,研究分析不仅可以优化产品并提供用户驾驶建议,还可以优化用户用车行为,提升用户的等效里程。在这一领域,过去的研究方法主要基于物理建模或机理建模,这种方法需要准确的物理参数值,但这些参数有时难以测量或难以获得,并且物理模型通常基于具体的假设和简化,从而限制了模型的适用性,尤其是在复杂或未知的工况下。

2、当前的研究方法通常依赖于物理建模,这些方法通过建立基于物理定律的数学模型来推断车辆的续航里程。物理建模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3、车辆动力学建模:构建描述车辆运动特性的数学方程,包括动力传动系统、车辆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

4、电池模型:开发电池的电气特性模型,模拟电池的充放电行为,包括开路电压、内阻、容量和效率等。

5、能量消耗分析:计算车辆在不同驾驶模式下的能量消耗,如加速、巡航、减速和制动。

6、环境因素考量:考虑环境因素如温度、道路类型和海拔变化对车辆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机器学习及SHAP理论的等效全电里程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器学习及SHAP理论的等效全电里程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集的电动车型的用户行驶数据,收集数据信号包括时间、车速、电池充电状态、累计里程、油门踏板开度、制动踏板开度、电池包电流、电池包电压、电池温度、前后电机电压、电流、电机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器学习及SHAP理论的等效全电里程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采集的数据频率为1/28hz。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器学习及SHAP理论的等效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器学习及shap理论的等效全电里程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器学习及shap理论的等效全电里程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集的电动车型的用户行驶数据,收集数据信号包括时间、车速、电池充电状态、累计里程、油门踏板开度、制动踏板开度、电池包电流、电池包电压、电池温度、前后电机电压、电流、电机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器学习及shap理论的等效全电里程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采集的数据频率为1/28hz。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器学习及shap理论的等效全电里程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特征获取进一步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机器学习及shap理论的等效全电里程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2的特征包括:行驶距离、最高车速、平均速度、平均运行车速、速度方差、怠速时长、运行时长、加速踏板区间占比、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建华陶萱李科迪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