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85331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多条栅极线、多条数据线、多条第一外部栅极转接线,以及多条第二外部栅极转接线。第一外部栅极转接线大体设置于基板的边框区,并分别与一对应的栅极线电性连接。第二外部栅极转接线大体设置于基板的边框区并分别与对应的栅极线电性连接。各第一外部栅极转接线与相对应的第二外部栅极转接线至少部分重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通过于边框区设置有至少部分重迭的外部栅极转接线而具有窄边框与均匀化负载效应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多媒体应用的普及,具有高分辨率及较大可视范围的显示装置已成为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显示装置的分辨率规格的提升,位于显示装置的边框区的导线数目也会随之增加,因此,现有显示装置的边框区必需保留一定的空间以容纳为数众多的导线,故造成显示装置的边框区的面积无法进一步縮减。此外,位于边框区的导线与位于显示区的导线会由于具有不同的电阻电容负载(RC loading),而对现有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具有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窄边框与均匀化负载效应的显示 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上述显示装置包括一基板、多条栅极线、多条数据线、多条第一外部栅极转接线,以及多条第二外部栅极转接线。基板具有一显示区与一边框区。栅极线大体沿一第一方向设置于基板的显示区内。数据线大体沿一第二方向设置于基板的显示区内。第一外部栅极转接线大体设置于基板的边框区,其中各第一外部栅极转接线分别与一对应的栅极线电性连接。第二外部栅极转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具有一显示区与一边框区;多条栅极线,沿一第一方向设置于该基板的该显示区内;多条数据线,沿一第二方向设置于该基板的该显示区内;多条第一外部栅极转接线,设置于该基板的该边框区,其中各该第一外部栅极转接线分别与一对应的栅极线电性连接;以及多条第二外部栅极转接线,设置于该基板的该边框区,其中各该第二外部栅极转接线分别与一对应的栅极线电性连接;其中各该第一外部栅极转接线与一相对应的该第二外部栅极转接线至少部分重迭。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具有一显示区与一边框区;多条栅极线,沿一第一方向设置于该基板的该显示区内;多条数据线,沿一第二方向设置于该基板的该显示区内;多条第一外部栅极转接线,设置于该基板的该边框区,其中各该第一外部栅极转接线分别与一对应的栅极线电性连接;以及多条第二外部栅极转接线,设置于该基板的该边框区,其中各该第二外部栅极转接线分别与一对应的栅极线电性连接;其中各该第一外部栅极转接线与一相对应的该第二外部栅极转接线至少部分重迭。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外部栅极转接线由一第一导 电层所形成,且该第二外部栅极转接线由一第二导电层所形成,其中部分该第一外部栅极 转接线具有一第一线宽、部分该第一外部栅极转接线具有一第二线宽,且具有该第一线宽 的该第一外部栅极转接线与具有该第二线宽的该第一外部栅极转接线以交替方式排列,其 中部分该第二外部栅极转接线具有该第一线宽、部分该第二外部栅极转接线具有该第二线 宽,且具有该第一线宽的该第二外部栅极转接线与具有该第二线宽的该第二外部栅极转接 线以交替方式排列,其中具有该第一线宽的一第一外部栅极转接线与具有该第二线宽的一 第二外部栅极转接线至少部分重迭,且具有该第二线宽的一第一外部栅极转接线与具有该 第一线宽的一第二外部栅极转接线至少部分重迭。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该第一线宽的该第一外部栅极 转接线与相对应的具有该第二线宽的该第二外部栅极转接线具有一共同的中心线。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该第一线宽的该第一外部栅极转接线与具有该第一线宽的该第二外部栅极转接线在水平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昱丞王参群罗婉瑜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