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扩孔式非植入心房分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84334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扩孔式非植入心房分流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括鞘管,鞘管内开设有导向孔,鞘管靠近前端处套设有直筒,直筒的前端设置有尖头,鞘管远离尖头的一端设有操作件,尖头内开设有与导向孔相连通的通孔,通孔、导向孔和操作件内依次贯穿连接有导丝;鞘管的外侧靠近尖头处套设有安装筒,安装筒的下侧设置有套设于鞘管外侧的第三环形板,安装筒的外侧位于第三环形板与尖头之间连接有电极,且电极位于直筒的内部,第三环形板的底侧设有驱动件;具有的技术效果是:有效降低孔洞因组织物重新生长而造成封闭概率,提升造孔质量,保证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外科,特别涉及一种扩孔式非植入心房分流装置


技术介绍

1、心力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改变而引起的以疲劳、水肿、呼吸困难等一系列表现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而射血分数是判断心力衰竭类型的重要指征之一,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最初被认为是由于左心室顺应性减低,心脏舒张功能障碍。

2、目前治疗方式是在心脏房间隔人为造出一个孔洞,利用孔洞产生代偿机制使左心室具有充盈压,从而将射血分数维持在正常值,来满足组织新陈代谢所需灌注量,一般采用扩孔式非植入心房分流装置来在心脏房间隔上进行造孔作业,现有技术中的扩孔式非植入心房分流装置一般由鞘管、设置在鞘管头部的球囊、套装在球囊外端的电极、与电极电连接的射频消融仪以及与球囊连通的气泵构成,在使用时,先对心脏房间隔进行穿刺,通过导丝将射频头部送入右心房,使球囊贯穿穿刺孔,再利用气泵,对球囊进行充压,使球囊膨起,使电极与穿刺孔内表面贴合,并利用射频消融仪,使电极与房间隔穿刺孔接触的表面形成高温区域,组织受热后即实现消融,形成房间隔造孔,造孔完成后,利用气泵,对球囊进行抽真空,使球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扩孔式非植入心房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鞘管(2),所述鞘管(2)内开设有导向孔(21),所述鞘管(2)靠近前端处套设有直筒(3),所述直筒(3)的前端设置有尖头(4),所述鞘管(2)远离尖头(4)的一端设有操作件,所述尖头(4)内开设有与导向孔(21)相连通的通孔(41),所述通孔(41)、导向孔(21)和操作件内依次贯穿连接有导丝(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扩孔式非植入心房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2)位于导向孔(21)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穿过与电极(39)相电性连接的导线(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扩孔式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扩孔式非植入心房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鞘管(2),所述鞘管(2)内开设有导向孔(21),所述鞘管(2)靠近前端处套设有直筒(3),所述直筒(3)的前端设置有尖头(4),所述鞘管(2)远离尖头(4)的一端设有操作件,所述尖头(4)内开设有与导向孔(21)相连通的通孔(41),所述通孔(41)、导向孔(21)和操作件内依次贯穿连接有导丝(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扩孔式非植入心房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2)位于导向孔(21)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穿过与电极(39)相电性连接的导线(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扩孔式非植入心房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2)位于导向孔(21)的两侧开设有通气孔(22),所述通气孔(22)位于第三环形板(37)的下方,所述内筒(34)通过连接管(36)与通气孔(22)相连通,且连接管(36)位于活塞(35)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扩孔式非植入心房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2)位于第二环形板(32)的下方套设有第一环形板(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扩孔式非植入心房分流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灿王东进王强张奎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鼓楼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