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插拔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3366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插拔接头,尤其是涉及一种对电缆插拔接头的结构改良。电缆插拔接头,包括两端均设有插拔接头的导电装置(1),导电装置(1)上还设置有避雷装置(2)。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在带电操作的过程中,当进行带电开断和闭合插拔时,产生的初始电弧刺激灭弧装置中的特殊灭弧材料,引起灭弧材料产生大量灭弧气体将电弧吹灭,起到灭弧作用,能够充分消除电弧以及短路故障电流引起的爆炸事故,充分保证施工人员的人生安全和电力设备安全;能保证闭合顺利进行,避免短路故障电流引起电弧和爆炸事故,确保施工人员安全;集成了避雷装置,接触电阻小,运行过程发热少,可以在系统中长期稳定运行。(*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插拔接头,尤其是涉及一种对电缆插拔接头的结构改良。
技术介绍
在供电系统中时常会碰到用电故障,此时供电系统通常采用隔离故障区域进行停电抢修,往往局部故障会导致停电区域过大以及停电、恢复供电手续烦杂。如果可以对出现故障的单根电缆实行带电开断、闭合完成故障排除,则不需要过大的停电,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然而在带电操作的过程中特别是供电系统存在短路故障电流时容易产生电弧灼伤以及爆炸事故,会直接危害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电力设备安全,需要一种安全经济、满足带电操作的导电体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多种多样的改进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可脱卸式避雷装置(00220510.6),本技术涉及一种避雷装置。本装置的上、下静触头组件分别通过各自的连接杆固定在瓷瓶支柱上;上动触头和下动触头组件分别通过各自的连接头和管夹固定在复合绝缘氧化锌避雷器上;使用时,下动触头组件与下支撑座转动连接、且下动触头与下静触头组件的静触头铜片组弹性接触,上动触头的上端由雨帽的下凹口限位、且上动触头与上静触头组件的静触头铜片组弹性接触。本装置可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安全完成对避雷器的检査且操作方便。该方案虽然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可带电插拔的问题,但是在带电操作的过程中,当进行带电开断和闭合插拔时,产生的初始电弧以及短路故障电流容易引起的爆炸事故等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另外,如果供电系统中存在短路故障时,进行闭合插拔时会形成很大的短路故障电流,引起较大的电动力,导致无法闭合;最后,传统的避雷装置均是与电缆接口分别安装,浪费资源的同时,也降低了安装效率。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在带电操作的过程中,当进行带电开断和闭合插拔时,产生的初始电弧以及短路故障电流容易引起的爆炸事故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在带电操作的过程中,当进行带电开断和闭合插拔时,产生的初始电弧刺激灭弧装置中的特殊灭弧材料,引起灭弧材料产生大量灭弧气体将电弧吹灭,起到灭弧作用,能够充分消除电弧以及短路故障电流引起的爆炸事故,充分保证施工人员的人生安全和电力设备安全的电缆插拔接头。本技术还有一 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如果供电系统中存在短路故障时,进行闭合插拔时会形成很大的短路故障电流,引起较大的电动力,导致无法闭合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能保证闭合能够顺利进行,避免短路故障电流引起电弧和爆炸事故,确保施工人员安全的电缆插拔接头。本技术再有一 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传统的避雷装置均是与电缆接口分别安装,浪费资源的同时,也降低了安装效率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 一种集成了避雷装置的电缆插拔接头。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电缆插拔接头,包括两端均设有插拔接头的导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装置上还设置有避雷装置。在上述的电缆插拔接头,所述的导电装置包括设置在绝缘层内的导电 体,所述的导电体一端设有套管井接口,另一端设有灭弧管,所述的灭弧 管通过卡键卡嵌在绝缘层内。在上述的电缆插拔接头,它还包括设置在绝缘层内并设在上述导电体 与灭弧管之间的并设有内腔的电缆插拔导体,所述的电缆插拔导体一端与 导电体相接触,另一端与灭弧管相接触。在上述的电缆插拔接头,所述的避雷装置与导电装置垂直设置。在上述的电缆插拔接头,所述的避雷装置包括设置在绝缘层内并套设 在上述导电体上的导电蜗杆,导电键一通过螺栓与该导电蜗杆一端相固接, 阀片棒一端与所述导电键一相接触,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导电键二。在上述的电缆插拔接头,所述的导电蜗杆表面还设有内屏蔽层。 在上述的电缆插拔接头,所述的绝缘层表面还设有外屏蔽层。 在上述的电缆插拔接头,所述的灭弧管表面还设有固定套,所述的固定 套一端设置在上述内屏蔽层和灭弧管之间,另一端与上述卡键相卡扣。 在上述的电缆插拔接头,所述的外屏蔽层上还设有接地线孔。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l.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并且使用寿命长,易于推广;2.在带电操作的过程中,当进行带电开断和闭合插拔时,产生的初始电弧刺激灭弧装置中的特殊灭弧材料,引起灭弧材料产生大量灭弧气体将电弧吹灭,起到灭弧作用,能够充分消除电弧以及短路故障电流引起的爆炸事故,充分保证施工人员的人生安全和电力设备安全;.能保证闭合能够顺利进行,避免短路故障电流引起电弧和爆炸事故,确保施工人员安全;4.集成了避雷装置,接触电阻小,运行过程发热少,可 以在系统中长期稳定运行;5.结构强度高,不易损坏,且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剖视示意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安装剖视示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图中,导电装置1、避雷装置2、绝缘层3、导电体4、套管井 接口5、灭弧管6、卡键7、电缆插拔导体8、导电蜗杆9、导电键一IO、 阀片棒ll、导电键二12、内屏蔽层13、外屏蔽层14、固定套15、接地线 孔16。实施例如图l所示,电缆插拔接头,包括两端均设有插拔接头的导电装置1,导电装置1上 还设置有与该导电装置1垂直设置避雷装置2。导电装置1包括设置在绝缘层3内的导电体4,导电体4 一端设有套管 井接口5,另一端设有灭弧管6,灭弧管6通过卡键7卡嵌在绝缘层3内, 灭弧管6表面还设有固定套15,固定套15 —端设置在上述内屏蔽层13和 灭弧管6之间,另一端与上述卡键7相卡扣,绝缘层3表面还设有外屏蔽 层14,外屏蔽层14上还设有接地线孔16,在绝缘层3内并设在导电体4 与灭弧管6之间的还设置有包含内腔的电缆插拔导体8,电缆插拔导体8 — 端与导电体4相接触,另一端与灭弧管6相接触。避雷装置2包括设置在绝缘层3内并套设在上述导电体4上的导电蜗 杆9,导电蜗杆9表面还设有内屏蔽层13,导电键一10通过螺栓与该导电 蜗杆9一端相固接,阀片棒(11)一端与导电键一10相接触,另一端通过螺 栓固定有导电键二 12。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中,上述导电装置l、避雷装置2均被绝缘 层3包覆在其内,并且全绝缘全密封,免维护耐腐蚀设计,可适用于4级 污秽地区,适用范围更广,在安装的时候,先把套管井接口 5装入200A套 管井,拧紧,然后把预装好压接的肘型接头穿过灭弧管6与电缆插拔导体8 相固定,整个过程快捷方便。工作时,在带电操作的过程中,当进行带电开断和闭合插拔时,产生 的初始电弧刺激灭弧装置中的特殊灭弧材料,引起灭弧材料产生大量灭弧 气体将电弧吹灭,起到灭弧作用,能够充分消除电弧以及短路故障电流引 起的爆炸事故,充分保证施工人员的人生安全和电力设备安全。如果供电系统中存在短路故障时,进行闭合插拔时会形成很大的短路故障电流,引 起较大的电动力,导致无法闭合,本结构的导电体能够产生瞬间相对移动 有效消除电动力带来的影响保证闭合能够顺利进行,从而避免短路故障电 流引起电弧和爆炸事故,确保施工人员安全。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 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 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 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导电装置l、避雷装置2、绝缘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插拔接头,包括两端均设有插拔接头的导电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装置(1)上还设置有避雷装置(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插拔接头,包括两端均设有插拔接头的导电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装置(1)上还设置有避雷装置(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插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装 置(1)包括设置在绝缘层(3)内的导电体(4),所述的导电体(4) 一端 设有套管井接口 (5),另一端设有灭弧管(6),所述的灭弧管(6)通过卡 键(7)卡嵌在绝缘层(3)内。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插拔接头,其特征在于,电缆插拔接头 还包括设置在绝缘层(3)内并设在上述导电体(4)与灭弧管(6)之间的 并设有内腔的电缆插拔导体(8),所述的电缆插拔导体(8) —端与导电体(4)相接触,另一端与灭弧管(6)相接触。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插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避雷装 置(2)与导电装置(1)垂直设置。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插拔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仕武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锐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