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戴式红蓝紫光加热理疗面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833163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4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穿戴式红蓝紫光加热理疗面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包括光热粉体的制备、基材的精炼、复合面料的超声混合与熔融纺丝,以及最后的加热处理。光热粉体通过精确控制的红蓝紫光材料混合和高压焙烧工艺制得,基材则采用聚合物基体和复合纤维经精炼处理而成。通过超声混合和熔融纺丝技术,将光热粉体与基材有效结合,制备出具有优良加热性能的复合面料。最终,通过激光加热器进行加热处理,得到适用于制作可穿戴衣物、护具、热敷贴等产品的穿戴式理疗面料,为身体各部位提供理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面料,特别涉及一种穿戴式红蓝紫光加热理疗面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理疗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的理疗方法,如热敷、冷敷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肌肉疲劳、疼痛等症状,但受限于材料的限制,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理疗效果。特别是针对需要长时间、持续理疗的慢性疼痛或康复需求,传统方法显得力不从心。

2、近年来,光热理疗作为一种新兴的理疗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线对人体进行照射,通过光热效应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加速组织修复等效果。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光热理疗产品多数采用单一波长的光线,无法同时满足红光、蓝光、紫光等多种光热效应的需求,且往往存在光热效果不均匀、光热转化率低等问题。

3、此外,现有技术中的穿戴式理疗面料,其制备过程中往往缺乏对光热粉体与基材的有效结合考虑,导致光热粉体在基材中分布不均,导致光热粉体的吸收率和穿透率低,影响理疗效果。另外,在加热处理过程中,由于加热设备和方法的限制,往往难以实现对复合面料的均匀加热,从而影响理疗面料的性能和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戴式红蓝紫光加热理疗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红蓝紫光加热理疗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红光材料选自铝氧化镁、氧化锆、氧化铝或砷化铝,所述蓝光材料为锗酸锶、硒化锌、镓铍锌或锡钙钛矿,所述紫光材料为石墨烯、氧化钛或二氧化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红蓝紫光加热理疗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的溶剂为体积比为4.5-8.5:15的二甲基亚砜-甲醇溶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红蓝紫光加热理疗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的沉淀剂为质量比(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戴式红蓝紫光加热理疗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红蓝紫光加热理疗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红光材料选自铝氧化镁、氧化锆、氧化铝或砷化铝,所述蓝光材料为锗酸锶、硒化锌、镓铍锌或锡钙钛矿,所述紫光材料为石墨烯、氧化钛或二氧化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红蓝紫光加热理疗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的溶剂为体积比为4.5-8.5:15的二甲基亚砜-甲醇溶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红蓝紫光加热理疗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的沉淀剂为质量比(2.5-5.5):(6.2-8.7):(5.8-9.2):(0.8-1.3)的氢氧化钠、硫酸钠、乙二胺四乙酸和8-羟基喹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红蓝紫光加热理疗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聚合物基体为聚酯、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酰胺、聚乳酸、聚氨酯、聚偏氟乙烯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典富贾铭杜启帆杜铭巧杜启航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广虎印花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