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接线柱冲压工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82572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电路接线柱冲压工装装置,由上模、下模、上模座、底板和导向立柱组成,所述上模为长条状,沿上模纵向平行排列有上下贯通的并与电路接线柱上的接线针位置对应的直通槽,直通槽在上模上呈梳状布置,每个直通槽的宽度与电路接线柱上接线针针体直径相配;所述下模为长条状,在下模上表面设置有与电路接线柱上的接线针位置对应的定位孔;所述上模安装在上模座上,下模通过水平导轨安装在底板上;所述导向立柱固定在底板上,上模座中设有导向轴承,导向轴承与导向立柱配合使用达到使上下模定位准确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将电路接线柱上的所有接线针一次压入电路接线柱的安装孔内,并同时将接线针的弯曲部分自动梳理整齐,大幅度提高接线弯针在基体上的安装速度和安装质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路连接器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路接 线柱冲压工装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控设备中经常使用电路接线柱将电信号线固定在设备中,传 统的电路接线柱是由工程塑料基体与接线弯针组成。每个接线弯针是一个长为26mm,直径为2.2 mm的圆柱形针体,针体上设有1个直 径大于针体直径的"定位平台",每个工程塑料基体上有96个上方 下凰的安装孔。当接线弯针插入工程塑料基体的安装孔后,接线弯针 的"定位平台"落入工程塑料基体安装孔的方形部位。这种接线柱有 96个接线弯针,传统压针方法(见图1和图2)采用手动压针装置1 一排针一排针地将接线弯针2压入工程塑料基体3的安装孔内,工效 十分低下,而且还容易压坏压伤零件,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提出一 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工效高的电路接线柱冲压工装装置,使其能 大幅度提高接线弯针的装配速度及质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 劳动强度。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完成的电路接线柱冲压 工装装置,由上模、下模、上模座、底板和导向立柱组成,其特征是所述上模为长条状,沿上模纵向平行排列有上下贯通的并与电路接线 柱上的接线针位置对应的直通槽,直通槽在上模上呈梳状布置,每个 直通槽的宽度与电路接线柱上接线针针体直径相配;所述下模为长条 状,在下模上表面设置有与电路接线柱上的接线针位置对应的定位 孔;所述上模安装在上模座上,下模通过水平导轨安装在底板上;所 述导向立柱固定在底板上,上模座中设有导向轴承,导向轴承与导向 立柱配合,达到使上下模定位准确的目的。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模中直通槽深度大于电路接线柱上的接线 针弯曲部分的高度。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模座由上模板、顶板构成,顶板与上模板 之间经上模垫板通过定位销定位及螺栓连接,与导向立柱相配的导向 轴承孔设置在上模板两端,在顶板下表面沿纵向设有一个凹槽,上模 上端镶嵌在该凹槽内,在上模的两侧设有定位槽,压板嵌入该定位槽 内并用螺栓固定在顶板上。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水平导轨由滑板和导轨构成,下模固定在滑 板上,导轨固定在底板上,所述导轨为直线导轨。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导轨的方向与下模的纵向垂直,上模与下模 平行。本技术使用时先将所有的接线针分别插入电路接线柱上的 安装孔内,并将电路接线柱置于下模上,同时将伸出电路接线柱下端 的接线针一一插入下模的定位孔中;然后沿水平导轨移动下模,使电 路接线柱上端的接线针弯曲部分伸入上模的直通槽内,在此过程中直通槽将接线针弯曲部分自动梳理整齐;利用气动装置下压上模,使上模沿导向立柱向下运动,在此过程中上模中的直通槽下端压住接线针定位平台的上端,将接线针压入电路接线柱上的安装孔内;最后退出上模,用手拔出电路接线柱即可。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将电路接线柱上的所有接线针一次压入电路接线柱的安装孔内,并同时将接线针的弯曲部分自动梳理整齐,大幅度提高接线弯针在基体上的安装速度和安装质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压针装置压针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压针初始状态图。图4是图3的右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压针状态图。图6是图3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上模座和底板及上模和下模安装示意图。图8是上模主视图。图9是上模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实施方式参见图3、图6、图7和图8。图3中的上模8为长条状,沿上模8纵向平行排列有上下贯通的并与电路接线柱3上的接线针2位置对应的直通槽14 (见图8),直通槽14在上模上呈梳状布置,每个直通槽的宽度与电路接线柱接线针直径相配,直通槽深度大于电路接线柱上的接线针弯曲部分的直度。所述上模座由上模板4、顶板6构成,顶板6与上模板4之间经上模垫板5通过螺栓连接,在上模板4两端设有与导向立柱13相配的导向孔,在顶板6下表面沿纵向设有一个凹槽,上模8上端镶嵌在该凹槽内,在上模的两侧设有定位槽15(见图9),压板7嵌入该定位槽15内并用螺栓固定在顶板6上。所述下模9为长条状,在下模9上表面设置有与电路接线柱3上的接线2位置对应的定位孔。下模9通过水平导轨安装在底板上,所述水平导轨由滑板10和导轨11构成,下模9固定在滑板10上,导轨11固定在底板12上,所述导轨11为直线导轨。所述导向立柱13固定在底板12上,上模座中导向轴承套在导向立柱13上。本技术使用时先将所有的接线针分别插入电路接线柱上的安装孔内,并将电路接线柱置于下模上,同时将伸出电路接线柱下端的接线针一一插入下模的定位孔中(见图3、图4和图5);然后沿水平导轨方向移动下模,使电路接线柱上端的接线针弯曲部分伸入上模的直通槽内,将接线针弯曲部分自动梳理整齐(见图6);最后利用气动装置下压上模,使上模沿导向立柱向下运动,在此过程中上模中的直通槽下端压住接线针定位平台的上端,将接线针压入电路接线柱上的安装孔内。完成装配过程。权利要求1、电路接线柱冲压工装装置,由上模、下模、上模座、底板和导向立柱组成,其特征是所述上模为长条状,沿上模纵向平行排列有上下贯通的并与电路接线柱上的接线针位置对应的直通槽,直通槽在上模上呈梳状布置,每个直通槽的宽度与电路接线柱上接线针针体直径相配;所述下模为长条状,在下模上表面设置有与电路接线柱上的接线针位置对应的定位孔;所述上模安装在上模座上,下模通过水平导轨安装在底板上;所述导向立柱固定在底板上,上模座中设有导向轴承,导向轴承与导向立柱配合。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接线柱冲压工装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上模中直通槽深度大于电路接线柱上的接线针弯曲部分的高度。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接线柱冲压工装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上模座由上模板、顶板构成,顶板与上模板之间经上模垫板通过 定位销定位及螺栓连接,与导向立柱相配的导向轴承孔设置在上模板 两端,在顶板下表面沿纵向设有一个凹槽,上模上端镶嵌在该凹槽内, 在上模的两侧设有定位槽,压板嵌入该定位槽内并用螺栓固定在顶板 上。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接线柱冲压工装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水平导轨由滑板和导轨构成,下模固定在滑板上,导轨固定在底 板上,所述导轨为直线导轨。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路接线柱冲压 工装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轨的方向与下模的纵向垂直,上模与下模 平行。专利摘要电路接线柱冲压工装装置,由上模、下模、上模座、底板和导向立柱组成,所述上模为长条状,沿上模纵向平行排列有上下贯通的并与电路接线柱上的接线针位置对应的直通槽,直通槽在上模上呈梳状布置,每个直通槽的宽度与电路接线柱上接线针针体直径相配;所述下模为长条状,在下模上表面设置有与电路接线柱上的接线针位置对应的定位孔;所述上模安装在上模座上,下模通过水平导轨安装在底板上;所述导向立柱固定在底板上,上模座中设有导向轴承,导向轴承与导向立柱配合使用达到使上下模定位准确的目的。本技术能将电路接线柱上的所有接线针一次压入电路接线柱的安装孔内,并同时将接线针的弯曲部分自动梳理整齐,大幅度提高接线弯针在基体上的安装速度和安装质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文档编号H01R43/00GK201369486SQ200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路接线柱冲压工装装置,由上模、下模、上模座、底板和导向立柱组成,其特征是所述上模为长条状,沿上模纵向平行排列有上下贯通的并与电路接线柱上的接线针位置对应的直通槽,直通槽在上模上呈梳状布置,每个直通槽的宽度与电路接线柱上接线针针体直径相配;所述下模为长条状,在下模上表面设置有与电路接线柱上的接线针位置对应的定位孔;所述上模安装在上模座上,下模通过水平导轨安装在底板上;所述导向立柱固定在底板上,上模座中设有导向轴承,导向轴承与导向立柱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修武陈旭浦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光连接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