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数控机床误差补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致误差的差动螺旋补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机床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工艺系统受到摩擦热、切削热和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而温度升高,产生变形,因而改变了部件之间原先的相对位置,破坏其相对运动的正确性, 导致尺寸发生变化,使机床精度降低阵。机床的热变形,是指机床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摩擦、 运动等发热,导致机床零部件膨胀变形的现象,是工艺系统热变形的主要体现。大量研究表 明,热致误差是数控机床的最大误差源,占机床总误差的40% 70%,因此减小热误差对 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至关重要。 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可以降低热变形的影响;一种是温度控制,一种是改进机床 结构,另一种方法是热误差补偿。控制温度主要是控制数控机床床身上关键部件的温度,从 而达到控制其热变形的大小。主要方法是在机床构件的一定位置布置加热元件或冷却系 统,实现机床整体的温度场的均衡,减少热变形。具体实施包括控制切削用量来减少切削 热;采用气浮、液压主轴或导轨减少摩擦热;采用隔热层使机床发热部件产生的热量排出; 采用油冷机对主轴进行强制冷却;采用陶瓷、磁力轴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误差差动螺旋补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丝杠螺母传动系统,蜗轮蜗杆补偿系统,第一套筒(3),左轴承(7),右垫圈(4)等。其特征在于丝杠螺母(2)通过在圆周上均布的六个第一联接螺钉(17)与第一套筒(3)固定联接,右轴承(6)和左轴承(7)一对角接触球轴承安装在第一套筒(3)上以承受径向载荷和单方向的轴向载荷,左轴承(7)利用第一套筒(3)上的轴肩及第二套筒(11)实现轴向定位,右轴承(6)利用第三套筒(5)及轴肩实现轴向定位,第三套筒(5)由均布在圆周方向上的六个第三联接螺钉(9)与机床立柱联接,第二套筒(11)安装在第一套筒(3)上,并通过六个第二联接螺钉(10)与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时龙,祁鹏,周杰,廖绍华,李先广,康玲,廖成渝,杨勇,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