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关节可弯曲的新型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0399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4 20:48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关节可弯曲的新型机器人,包括第一机箱、位置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机箱的左侧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传动端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上侧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机箱的右侧连接有第二电机,本新型方案使用时通过调节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模仿人类的手臂,通过设置第七电机、第八转杆与第三U型板与第一电机、第一转杆、第一齿轮、第二电机、等装置相配合模仿人类的手掌以及手腕处,通过设置转台、第六电机等装置相配合模仿人类腰部,进而对安装于第三连接板上的加工装置进行使用位置进行调节工作,提高加工装置使用的便捷性与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器人,具体为一种关节可弯曲的新型机器人


技术介绍

1、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机器,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现有工厂内采用的机器人加工过程中替代人进行干活时需要机器人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而人体关节如手腕、胳膊处均较为灵活,机器人很难满足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关节可弯曲的新型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关节可弯曲的新型机器人,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关节可弯曲的新型机器人,包括第一机箱、位置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机箱的左侧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传动端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上侧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机箱的右侧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传动端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上侧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机箱的上侧连接有转管,所述转管的下侧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转管的内壁连接有第三转杆,所述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关节可弯曲的新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机箱(100)、位置调节装置(300),所述第一机箱(100)的左侧连接有第一电机(110),所述第一电机(110)的传动端连接有第一转杆(120),所述第一转杆(120)的上侧连接有第一齿轮(130),所述第一机箱(100)的右侧连接有第二电机(140),所述第二电机(140)的传动端连接有第二转杆(150),所述第二转杆(150)的上侧连接有第二齿轮(160),所述第一机箱(100)的上侧连接有转管(170),所述转管(170)的下侧连接有第三齿轮(180),所述第三齿轮(180)与第一齿轮(130)相啮合,所述转管(170)的内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关节可弯曲的新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机箱(100)、位置调节装置(300),所述第一机箱(100)的左侧连接有第一电机(110),所述第一电机(110)的传动端连接有第一转杆(120),所述第一转杆(120)的上侧连接有第一齿轮(130),所述第一机箱(100)的右侧连接有第二电机(140),所述第二电机(140)的传动端连接有第二转杆(150),所述第二转杆(150)的上侧连接有第二齿轮(160),所述第一机箱(100)的上侧连接有转管(170),所述转管(170)的下侧连接有第三齿轮(180),所述第三齿轮(180)与第一齿轮(130)相啮合,所述转管(170)的内壁连接有第三转杆(190),所述转管(170)的上侧连接有第一l形板(200),所述第三转杆(190)的下侧连接有第四齿轮(210),所述第四齿轮(210)与第二齿轮(160)相啮合,所述第三转杆(190)的上侧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220),所述第一l形板(200)的左侧连接有第四转杆(230),所述第四转杆(230)的左侧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240),所述第一锥形齿轮(220)与第二锥形齿轮(240)相啮合,所述第四转杆(230)的外侧连接有第二l形板(250),所述第二l形板(250)的上侧连接有第三连接板(260),所述位置调节装置(300)的右侧与第一机箱(100)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节可弯曲的新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l形板(250)的上侧连接有第三电机(270),所述第二l形板(250)的下侧连接有第五转杆(280),所述第二l形板(250)通过第五转杆(280)与第三连接板(260)相连接,所述第三电机(270)的传动端与第五转杆(280)相连接。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彬彬杨燕卿朱尔科曲泊宇
申请(专利权)人:英特耐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