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海泉专利>正文

釜用波纹管机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78372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釜用波纹管机封,包括轴1、动环组件2、静环3和法兰4,法兰4内侧设有存液套5,通道6一端与存液套5相通,另一端通至法兰4外,如釜内负压,则,通道6与漏液抽取器7相连通,漏液抽取器7与真空泵相接,封液不会进入釜内,如釜内正压,则,通道6与平衡罐9相连通,封液的流失能得到及时的补充,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不会内漏污染釜内物料也不会外漏有害气体而污染环境,即具有很好的密封效果。(*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封,尤其是一种釜用波纹管机封。目前焊接波纹管机封在解决釜用密封上不尽如人意,如,釜用机封内漏时,会污染釜内物料;釜用机封外漏时,会有有害气体泄出,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端面密封相当于双端面密封效果的釜用波纹管机封,且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釜用波纹管机封的轴与动环组件固定连接,静环安装于法兰上,法兰内侧设有存液套,设有一通道,通道一端与存液套相通,另一端通至法兰外,如釜内负压,则,通道与漏液抽取器相连通,漏液抽取器与真空泵相接,如釜内正压,则,通道与平衡罐相连通,平衡罐与釜内相通。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解决方案是漏液抽取器由缸体和活塞等组成,活塞上设有两个O型密封圈,在两密封圈间设有间隙,如釜内负压,则,在漏液抽取器缸体上设有出口和入口,缸底设有出油阀,漏液抽取器上设有液位表且两者之间设有阀门,入口和通道相连通且设有阀门,出口和真空泵相连,漏液抽取器上的出口位于入口的上方;如釜内正压,则,通道与平衡罐之间设有阀门,平衡罐与釜内相通处设有阀门,平衡罐上设有液位表,平衡罐上端设有注液口,平衡罐可以和漏液抽取器相连通,此时,漏液抽取器作为注射器使用。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有;如釜内负压,由于在操作时,真空泵同时起动,它能很好地保持釜内各系统的真空度,如通道、漏液抽取器内的真空度等,因此封液不会进入釜内而污染物料,只能从静环下部顺着通道进入漏液抽取器;如釜内正压,由于釜内压力大于外界,使得存液套内封液要外流,如不及时补充,要影响密封效果,本技术为此设置了装有封液的平衡罐,罐内压力与存液套内压力相同,罐内封液与工作封液相连通,这样能保证工作封液的流失能得到及时的补充,保证密封效果;因此,本技术既不会内漏污染釜内物料也不会外漏有害气体而污染环境,即具有很好的密封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负压操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压操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一种釜用波纹管机封,轴1与动环组件2固定连接,静环3安装于法兰4上,法兰4内侧设有存液套5,设有一通道6,通道6一端与存液套5相通,另一端通至法兰4外,设有一漏液抽取器7,漏液抽取器7由缸体10和活塞11等组成,在缸体10上设有出口14和入口15,出口14位于入口15的上方,缸底设有出油阀16,活塞11上设有O型密封圈12、13,在两密封圈12、13间设有间隙24,如釜内负压,则,通道6与漏液抽取器7入口15相连通且设有阀门19,漏液抽取器7上设有液位表17且两者之间设有阀门18,出口14和真空泵相连,如釜内正压,则,通道6与平衡罐9相连通且设有阀门20,平衡罐9上设有液位表22,平衡罐9上端设有注液口23,平衡罐9上端与釜内相通且设有阀门21,平衡罐9可以和漏液抽取器7相连通,如通,则两者之间设有阀门8,出口14和入口15封闭,漏液抽取器7作为注射器使用。工作原理为一、负压(真空)操作,如图1,漏液脚端7的活塞11上部存放一定量的真空油,正常工作时活塞11在漏液抽取器7上部,开动真空泵(此时轴1可转动),密封处于外压,密封端面实际是封堵,其封液(原则是真空油)会向内漏,若漏入的封液有一定量时就会充满静环3下部空间,并沿通道6缓缓流到漏液抽取器7的下部,并由液位表17指明漏液量。当漏液到一定量时(即漏液到达入口15下限位置),需排液,其过程为下降活塞11,当O型密封圈13降到低于入口15时,通道6通过两O型密封圈12、13间的间隙24与真空泵相通,即还能保持釜内真空度,密封的漏液仍可向这边流来,(如果流动阻力增大,不能流向漏液抽取器7,在存液套5内也可暂时存储。)此时关闭漏液抽取器7下端与液位表17相通的阀门18。至此,漏液抽取器7与密封、釜等真空系统隔绝,即可打开出油阀16,下降活塞11,将液排出,活塞11下降到下极限时,O型密封圈12仍处于出口14之上,这样可以保证工作系统与大气隔离,又由于O型密封圈12、13间设有间隙24,真空泵此时也起作用,即仍可保证釜内真空度;完成排液后,关闭出油阀16,上提活塞11,打开与液位表17相通的阀门18,回复到初始状态。因此负压操作时,渗漏的封液仅能通过通道6流到漏液抽取器7中,而不会渗漏到釜内污染物料。二、正压操作,如图2,在平衡罐9中液位到上限时即可开车,此时,密封件处于内压,当封液有外漏时,由于平衡罐9和存液套5都和釜内相通,即两者内压相同,因此平衡罐9内封液可自动补充至存液套5中,从而保持密封,当平衡罐9内液位降至下限时(由液位表可知),应向平衡罐9内补充液体至上限;补液方法有二种,一是关闭与通道6相通的阀门20及与釜相通的阀门21,此时平衡罐9与工作系统隔离,打开注液口23,向平衡罐9内补足封液,再关注液口23,然后,打开与釜相通的阀门21,最后打开与通道6相通处的阀门20,回复到正常工作状态;二是由漏液抽取器7来补充封液,此时漏液抽取器7变成一个单纯的注射器,操作过程为当需补液时,下降活塞11将其缸内的封液挤入平衡罐9内到液位升至上限为止。当注液器活塞11到下限无力挤出封液时,将与平衡罐9相通的阀门8关闭,上升活塞11,向内补充封液,至活塞11上极限位置,回复到正常状态。因此正压操作时,总能保持很好的密封性,釜内有害气体不会外泄,造成环境污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釜用波纹管机封,轴(1)与动环组件(2)固定连接,静环(3)安装于法兰(4)上,其特征在于:法兰(4)内侧设有存液套(5),设有一通道(6),通道(6)一端与存液套(5)相通,另一端通至法兰(4)外,如釜内负压,则,通道(6)与漏液抽取器(7)相连通,漏液抽取器(7)与真空泵相接,如釜内正压,则,通道(6)与平衡罐(9)相连通,平衡罐(9)与釜内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釜用波纹管机封,轴(1)与动环组件(2)固定连接,静环(3)安装于法兰(4)上,其特征在于法兰(4)内侧设有存液套(5),设有一通道(6),通道(6)一端与存液套(5)相通,另一端通至法兰(4)外,如釜内负压,则,通道(6)与漏液抽取器(7)相连通,漏液抽取器(7)与真空泵相接,如釜内正压,则,通道(6)与平衡罐(9)相连通,平衡罐(9)与釜内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釜用波纹管机封,其特征在于漏液抽取器(7)由缸体(10)和活塞(11)等组成,活塞(11)上设有O型密封圈(12、13),如釜内负压,则,在漏液抽取器缸体(10)上设有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海泉吴建明朱帆
申请(专利权)人:郑海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