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开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屈光地形图构建三维视网膜形貌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78010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1 00:41
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屈光地形图构建三维视网膜形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个性化人眼屈光度地形图数据;S2、通过屈光‑位置转换函数将所述屈光度地形图数据转换为视网膜坐标数据;S3、基于转换得到的视网膜坐标数据重建个性化人眼的三维视网膜形貌图像。所述屈光度地形图数据的获取是通过非侵入性眼科成像技术完成的。所述屈光‑位置转换函数是基于屈光度和眼底形态之间的关系而预先设定的。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了屈光度地形图,根据人眼光学模型,分析视场角、虚拟眼轴长、屈光度三者关系,再使用该关系拟合得到屈光‑位置转换函数还原视网膜形貌。实现了屈光地形图还原三维视网膜形貌,并且和OCT测量结果存在较好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屈光地形图构建三维视网膜形貌的方法


技术介绍

1、近视(或称为近视眼)是一种常见的视觉问题,其特征是远处物体的清晰度下降,而近处物体可以清晰地看到。根据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的近视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统计,2021年的总体近视率已经达到25%,而预计到2050年,近视率将超过50%。随着近视比例的不断增加,近视相关眼底改变以及眼底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

2、眼底是眼球内部的重要结构,包括视网膜、视神经盘和黄斑等关键部位。眼底的形态和结构对于视觉功能的正常发挥至关重要。因此,准确获得视网膜的形貌信息对于近视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3、目前,眼底检查的方法主要包括眼底镜、眼底照相机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眼底镜和眼底照相机可以提供初步的眼底结构评估,但其可视范围有限,对医生的技术水平和对眼底结构的熟悉程度要求较高,并且无法提供具体的数值测量。而oct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眼底图像,对于视网膜的厚度和结构分析具有重要价值,但其断层扫描图像更适合分析细节改变,无法直接呈现视网膜的三维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屈光地形图构建三维视网膜形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屈光地形图构建三维视网膜形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屈光度地形图数据的获取是通过非侵入性眼科成像技术完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屈光地形图构建三维视网膜形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屈光-位置转换函数是基于屈光度和视网膜形态之间的关系而预先设定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屈光地形图构建三维视网膜形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建的三维视网膜形貌图像包括视盘和黄斑区域的三维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屈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屈光地形图构建三维视网膜形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屈光地形图构建三维视网膜形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屈光度地形图数据的获取是通过非侵入性眼科成像技术完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屈光地形图构建三维视网膜形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屈光-位置转换函数是基于屈光度和视网膜形态之间的关系而预先设定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屈光地形图构建三维视网膜形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建的三维视网膜形貌图像包括视盘和黄斑区域的三维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屈光地形图构建三维视网膜形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重建的三维视网膜形貌图像与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获得的b-scan图像进行对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雁方利华马招娣王一冰刘钰彤赵新恒
申请(专利权)人:南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