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1100MPa级工程结构用钢特厚板强韧性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74931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8 1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善1100MPa级工程结构用钢特厚板强韧性的制造方法,钢板化学成分包括:C 0.16%~0.19%,Si 0.2%~0.35%,Mn 1.05%~1.35%,P≤0.02%,S≤0.005%,Nb 0.010%~0.040%,Ti 0.010%~0.025%,Mo 0.5%~0.8%,Als 0.02%~0.05%,B 0.0008%~0.0018%,Cr 0.35%~0.5%,Ni 0.3%~0.5%,Ceq 0.57%~0.65%,余量为Fe和杂质;钢板的生产工艺包括钢水冶炼、炉外精炼+RH真空脱气、微Ti处理、B合金化、连铸、铸坯进坑加热缓冷、铸坯再加热、控制轧制及冷却、热矫直、钢板堆垛缓冷及淬火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该钢种级别特厚钢板心部低温冲击韧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结构用钢生产,尤其涉及一种改善1100mpa级工程结构用钢特厚板(60~100mm)强韧性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水电、工程机械、风电建设等行业的迅猛发展,对于大厚度钢板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支撑,大厚度、大单重、高强度级别钢的力学性能(如负温冲击韧性)不佳,尤其无法达到心部(1/2厚度处)的韧性指标要求,致使目前1100mpa级工程结构用钢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大厚度的水电、工程机械、风电用钢板只能依赖锻造生产,严重制约了水电、工程机械、风电站等领域建设的发展。

2、由于工程结构用钢常处于特殊的服役环境中,对于钢材的耐低温冲击韧性和抗层状撕裂等性能有着严格的要求.其中低温冲击韧性是其服役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采用传统热处理工艺无法满足钢板的技术要求,需要在热处理过程中对钢板的组织进行控制,进而在实现良好强韧性匹配的同时达到性能均匀性,尤其是低温冲击韧性的均匀性。目前,国内外对于厚规格高强度等级的特厚板主要通过提高铸坯厚度、合金成分进行调控,但却导致制造成本大幅增加,且合金元素含量的增加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1100MPa级工程结构用钢特厚板强韧性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化学成分控制及生产工艺过程控制;钢板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 0.16%~0.19%,Si0.2%~0.35%,Mn 1.05%~1.35%,P≤0.02%,S≤0.005%,Nb 0.010%~0.040%,Ti 0.010%~0.025%,Mo 0.5%~0.8%,Als 0.02%~0.05%,B 0.0008%~0.0018%,Cr 0.35%~0.5%,Ni0.3%~0.5%,Ceq 0.57%~0.65%,Ceq=C+Mn/6+(Cr+Mo+V)/5+(Cu+Ni)/15,余量为Fe和不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1100mpa级工程结构用钢特厚板强韧性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化学成分控制及生产工艺过程控制;钢板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 0.16%~0.19%,si0.2%~0.35%,mn 1.05%~1.35%,p≤0.02%,s≤0.005%,nb 0.010%~0.040%,ti 0.010%~0.025%,mo 0.5%~0.8%,als 0.02%~0.05%,b 0.0008%~0.0018%,cr 0.35%~0.5%,ni0.3%~0.5%,ceq 0.57%~0.65%,ceq=c+mn/6+(cr+mo+v)/5+(cu+ni)/1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且杂质元素总量低于0.05%;钢板的生产工艺过程包括钢水冶炼、炉外精炼+rh真空脱气、微ti处理、b合金化、连铸、铸坯进坑加热缓冷、铸坯再加热、控制轧制及冷却、热矫直、钢板堆垛缓冷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健韩楚菲纪汶伯王小强杨雨泽田洪鑫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