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传军专利>正文

一种医用吸氧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72666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医用吸氧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由塑料软管(1)、套管(2)、弹性件(3)组成,其特征在于塑料软管(1)上端连有一个漏斗状的弹性件(3),外壁套有可沿塑料软管(1)上移动的套管(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弹性件可适应不同的鼻腔内径,能防止输氧管自鼻腔中脱落,适用范围广;同时不必再额外配备各种型号的鼻塞,能节约资源,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医用吸氧管
技术介绍
目前,患者在医院吸氧时,使用的鼻塞通过塑料导管连接在胶皮导管上,胶皮导管另一端套装在氧气表出气孔上,由于患者的鼻腔内径不同,则需要配备各种不同型号的鼻塞,临床使用时只能通过目测决定使用那种型号的鼻塞, 一旦使用的鼻塞不合适,就得更换鼻塞,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鼻塞端可适应不同鼻腔内径的医用吸氧管。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医用吸氧管由塑料软管、套管、弹性件组成,塑料软管上端连有一个漏斗状的弹性件,外壁套有可沿塑料软管上移动的套管;弹性件收縮状态下直径小于或等于塑料软管直径,并与套管配合连接,张开状态下呈漏斗状,顶端直径大于塑料软管直径。弹性件可由带弹性的橡胶材料或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使用时,弹性件套装在套筒中,呈收縮状态,随套筒一起进入3鼻腔,然后一只手按住鼻腔外的塑料软管,另一只手将套筒自鼻腔中退出,弹性件在鼻腔中张开,张开后的弹性件直径大于塑料软管的直径,并与患者鼻腔内径相配合;输氧完毕后,单手捏住塑料软管往外一拉即可将弹性件取出,不会增加患者痛苦。本技术的优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弹性件可适应不同的鼻腔内径,能防止输氧管自鼻腔中脱落,成人、儿童均可使用,适用范围广;同时不必再额外配备各种型号的鼻塞,能节约资源,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该医用吸氧管由塑料软管1、套管2、弹性件3组成,塑料软管1上端连有一个漏斗状的弹性件3,外壁套有可沿塑料软管1上移动的套管2;弹性件3收縮状态下直径小于或等于塑料软管1直径,并与套管2配合连接,张开状态下呈漏斗状,顶端直径大于塑料软管1直径。弹性件可由带弹性的橡胶材料或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吸氧管,由塑料软管(1)、套管(2)、弹性件(3)组成,其特征在于塑料软管(1)上端连有一个漏斗状的弹性件(3),外壁套有可沿塑料软管(1)上移动的套管(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吸氧管,由塑料软管(1)、套管(2)、弹性件(3)组成,其特征在于塑料软管(1)上端连有一个漏斗状的弹性件(3),外壁套有可沿塑料软管(1)上移动的套管(2)。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传军孟香董合芳
申请(专利权)人:张传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