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材退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9633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3 11:53
本技术一种线材退火装置,包括槽体和线束,所述槽体的顶部靠近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转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贯穿相邻的防水轴承,本技术一种线材退火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在槽体灌入用于水分,将线束依次穿过两个耐热环和三个滚轮,使得线束与三个滚轮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且线束的末端与收卷装置固定连接,在收卷装置的作用下,对线束进行收卷,线束经过槽体内腔,槽体内腔的水分对线束进行退火处理,同时线束经过滚轮时,带动滚轮旋转,滚轮带动转杆在防水轴承的内腔旋转,转杆带动搅拌叶旋转,搅拌叶旋转时对水分进行搅拌,使得水分流动起来,避免水分的热量过于集中在线束附近,以此提高退火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退火设备,具体为一种线材退火装置


技术介绍

1、线材退火是钢材质线束加工的必要手段,可使得线材达到必要的延伸率等力学性能,还可使线材有较好的韧度以利于涂漆或镀锡等后续加工。

2、现有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3895944u公开了一种线材退火装置,包括底板和加热筒,所述底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槽体,所述槽体的内壁对称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耐热环、橡胶环,所述耐热环、橡胶环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线束,所述槽体的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内壁转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底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块。然而该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线束与槽体之间横容易出现接触,长时间下来,会磨损槽体和线束,对产品的性能造成影响,以此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线材退火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线材退火装置,包括槽体和线束,所述槽体的顶部靠近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材退火装置,包括槽体(1)和线束(12),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的顶部靠近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杆(3),所述液压杆(3)的底部设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底端延伸至槽体(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5),所述第一固定架(5)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固定架(6),所述第一固定架(5)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杆(7),所述第一固定架(5)和第二固定架(6)的内侧均设有滚轮(8),所述滚轮(8)的内腔固定贯穿设有转杆(9),所述第一固定架(5)和第二固定架(6)前后两侧均固定插接有防水轴承(10),所述转杆(9)的两端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材退火装置,包括槽体(1)和线束(12),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的顶部靠近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杆(3),所述液压杆(3)的底部设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底端延伸至槽体(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5),所述第一固定架(5)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固定架(6),所述第一固定架(5)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杆(7),所述第一固定架(5)和第二固定架(6)的内侧均设有滚轮(8),所述滚轮(8)的内腔固定贯穿设有转杆(9),所述第一固定架(5)和第二固定架(6)前后两侧均固定插接有防水轴承(10),所述转杆(9)的两端分别固定贯穿相邻的防水轴承(10),所述转杆(9)的外侧边缘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搅拌叶(11),所述槽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插接有耐热环(13),所述线束(12)一端活动贯穿两个耐热环(13),所述线束(12)分别与三个滚轮(8)的外侧边缘相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贝
申请(专利权)人:宿州市埇桥区隆立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