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下水道自动疏通装置及其疏通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伏鹏霖专利>正文

一种下水道自动疏通装置及其疏通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9511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3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管道疏通领域,公开了一种下水道自动疏通装置,包括位于水池下方的竖向接管,位于竖向接管的上端设有仅能向下翻转的单向封板,位于单向封板的下方设有疏通装置,还设有疏通控制装置,包括在竖向接管中上下设置的上位电极和下位电极,以及控制器,其位于竖向接管外,其分别与上位电极、下位电极以及疏通装置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当水位没过上位电极后,上位电极和下位电极之间通过污水导通,产生电信号至控制器中,控制器控制疏通装置向竖向接管注入具有压力的水流,水流能够配合单向封板在竖向接管中产生的向下压力对竖向接管进行疏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疏通领域,具体的是一种下水道自动疏通装置及其疏通方法


技术介绍

1、家庭日常中下水管被堵塞是一件让人困扰的事情,现有技术中有以下几种解决堵塞的办法:

2、1、用化学物质溶解:

3、2、用钢丝类手工或电动勾通;

4、3、用拔子手工来回拔;

5、4、用高压气枪冲。

6、但上述方法都有共同的缺陷:

7、缺陷一,就是一定要等到堵塞严重时才会去处理;

8、缺陷二,就是均需要人工亲自去操作,疏通过程中,管道散发的气味和管道中的污垢为疏通人员带了严重的不适;

9、缺陷三,就是这些方法或多或少都会对竖向接管产生损坏,影响竖向接管的使用寿命。

10、因此设计一种能够无需人工疏通,且不会对管道造成损伤的疏通方案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无需人工疏通,且不会对管道造成损伤的疏通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2、一种下水道自动疏通装置,包括连接在水池下方的竖向接管,所述竖向接管连接在下水管道中,位于竖向接管的上端设有仅能向下翻转的单向封板,位于单向封板的下方设有疏通装置,包括;

3、疏通管,其一端与自来水管道相连接,疏通管上安装有电磁阀;

4、所述疏通管另一端接入至竖向接管中,向竖向接管中注入从自来水管道导入的具有压力的水流,水流能够配合单向封板在竖向接管中产生的向下压力对竖向接管进行疏通;

5、还设有疏通控制装置,包括:

6、上位电极和下位电极,其在竖向接管中上下设置,且所述上位电极位于单向封板的上方;

7、控制器,其位于竖向接管外,其分别与上位电极、下位电极和电磁阀电连接,当水位没过上位电极后,上位电极和下位电极之间通过污水导通,产生电信号至控制器中,控制器控制疏通装置注入水流来疏通管道。

8、进一步,所述疏通管倾斜向下的接入竖向接管中,且疏通管沿竖向接管的切线方向设置,使水流顺着竖向接管的管壁形成漩涡流,漩涡流能够清除管壁上的污垢。

9、进一步,所述疏通管与竖向接管的连接处通过填充凝胶密封,或所述竖向接管的侧部设有支管,所述支管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疏通管插入在所述支管中。

10、进一步,所述疏通管与竖向接管之间构成的倾斜角度为45︒。

11、进一步,所述控制器与报警装置电连接,所述报警装置为蜂鸣器,当上位电极与下位电极导通,控制器控制蜂鸣器报警。

12、进一步,位于上位电极和下位电极的外部均包裹有保护罩,保护罩底部设有供水流入的开口,所述保护罩与管壁固定连接。

13、进一步,所述单向封板与竖向接管铰接,铰接轴位于单向封板的边缘下方,铰接轴外设置有使其向下翻转后能够复位、且限制其向上翻转的弹簧轴,竖向接管位于单向封板水平位置的上部设有限制单向封板上翻的挡圈,所述挡圈为橡胶圈。

14、进一步,所述竖向接管通过快速接头连接在下水管道中。

15、进一步,一种下水道自动疏通装置的疏通方法,具体疏通步骤如下:

16、s1、当下水管道被堵塞,排水持续流入竖向接管,竖向接管中的单向封板被水流持续下压通过,当水位上升至单向封板处单向封板闭合,水位继续上升直至没过上位电极;

17、s2、上位电极与下位电极导通,产生电信号至控制器中;

18、s3、控制器控制蜂鸣器报警及打开电磁阀;

19、s4、疏通管向竖向接管中输入从自来水管道导入的具有压力的水流,水流沿疏通管切线方向倾斜向下流入竖向接管中,形成旋涡流,漩涡流对管壁残留污垢冲洗,同时配合单向封板在竖向接管中产生的向下压力对竖向接管进行疏通;

20、s5、待竖向接管被疏通后,竖向接管中的水位下降至上位电极的下方,上位电极与下位电极导通被断开,切断向控制器发生的电信号,控制器控制蜂鸣器和电磁阀关闭。

21、进一步,所述从自来水管道导入疏通管中水流的水压在0.15至0.35mpa之间。

22、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

23、1、当水位没过上位电极后,上位电极和下位电极之间通过污水导通,产生电信号至控制器中,控制器控制疏通装置向竖向接管注入具有压力的水流,水流能够配合单向封板在竖向接管中产生的向下压力对竖向接管进行疏通,无需人工疏通,且无任何化学物质添加,无任何金属机械操作,保护了管道,延长管道使用寿命。

24、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疏通管沿所述竖向接管切线方向设置,使水流顺着竖向接管的管壁形成漩涡流,漩涡流能够清除管壁上的污垢。

25、3、本专利技术通过疏通控制及警报装置能够自动化控制疏通装置的开/闭,同时提供竖向接管堵塞的自动报警功能。

26、4、本专利技术通过单向封板除了配合疏通装置疏通管道,其还具有防止下水道中虫子、气味等上行的作用。

27、5、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把上位电极设置在单向封板的上方,单向封板具有阻隔上位电极和下位电极的作用,可避免因下水管道堵塞后,疏通管输水使上位电极与下位电极持续导通,导致控制器无法关闭电磁阀,形成死循环。

28、6、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电极外包裹保护罩可以保护电极不被污染的同时,还可避免因大水量排,使上位电极与下位电极导通而造成误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水道自动疏通装置,包括连接在水池(2)下方的竖向接管(1),所述竖向接管(1)连接在下水管道中,其特征在于,位于竖向接管(1)的上端设有仅能向下翻转的单向封板(5),位于单向封板(5)的下方设有疏通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自动疏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疏通管(9)倾斜向下的接入竖向接管(1)中,且疏通管(9)沿竖向接管(1)的切线方向设置,使水流顺着竖向接管(1)的管壁形成漩涡流,漩涡流能够清除管壁上的污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水道自动疏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疏通管(9)与竖向接管(1)的连接处通过填充凝胶密封,或所述竖向接管(1)的侧部设有支管,所述支管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疏通管(9)插入在所述支管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水道自动疏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疏通管(9)与竖向接管(1)之间构成的倾斜角度为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水道自动疏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1)与报警装置电连接,所述报警装置为蜂鸣器(12),当上位电极(3)与下位电极(4)导通,控制器(11)控制蜂鸣器(12)报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水道自动疏通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上位电极(3)和下位电极(4)的外部均包裹有保护罩(10),保护罩(10)底部设有供水流入的开口,所述保护罩(10)与管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水道自动疏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封板(5)与竖向接管(1)铰接,铰接轴位于单向封板(5)的边缘下方,铰接轴外设置有使其向下翻转后能够复位,且限制其向上翻转的弹簧轴,竖向接管(1)位于单向封板(5)水平位置的上部设有限制单向封板(5)上翻的挡圈,所述挡圈为橡胶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水道自动疏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接管通过快速接头连接在下水管道中。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下水道自动疏通装置的疏通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疏通步骤如下: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下水道自动疏通装置的疏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自来水管道导入疏通管中水流的水压在0.15至0.35mpa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水道自动疏通装置,包括连接在水池(2)下方的竖向接管(1),所述竖向接管(1)连接在下水管道中,其特征在于,位于竖向接管(1)的上端设有仅能向下翻转的单向封板(5),位于单向封板(5)的下方设有疏通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自动疏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疏通管(9)倾斜向下的接入竖向接管(1)中,且疏通管(9)沿竖向接管(1)的切线方向设置,使水流顺着竖向接管(1)的管壁形成漩涡流,漩涡流能够清除管壁上的污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水道自动疏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疏通管(9)与竖向接管(1)的连接处通过填充凝胶密封,或所述竖向接管(1)的侧部设有支管,所述支管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疏通管(9)插入在所述支管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水道自动疏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疏通管(9)与竖向接管(1)之间构成的倾斜角度为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水道自动疏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1)与报警装置电连接,所述报警装置为蜂鸣器(12),当上位电极(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伏鹏霖
申请(专利权)人:伏鹏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