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氮生活污水水体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8976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氮生活污水水体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当前难以对沉底的污泥进行搅动,氧气及好氧菌种都难以充分的进入污水和沉底的污泥中,导致好氧菌微生物群生长缓慢难以富集。一种碳氮生活污水水体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包括有底座、筒体和进水管等;底座上安装有筒体,筒体上部一侧安装有两根进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电机驱动空心弯管和弯刮板旋转对筒体沉底的污泥进行刮动,空心弯管和弯刮板还对污水进行搅动,落入污水的好氧菌种便可均匀地混入污水水体和污泥中,从排气单向阀排出的气体也能充分地混入污水水体和污泥中,从而加快好氧菌群微生物富集的速度,进而能够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氮生活污水水体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1、对含碳氮生活污水水体进行处理,一般是采用微生物降解的方法,由于污水中含有较多的细小固体,污水静置一段时间后,细小固体会沉底形成污泥,氧气及好氧菌种都难以充分的进入沉底的污泥中,导致好氧菌微生物群生长缓慢难以富集,从而导致反应器启动时间长,总氮去除负荷低,进而会降低污水处理的效率。

2、当前会通过铲子等对沉底的污泥进行搅动,但是由于污泥处于污水中,使用铲子要克服水体的阻力,难以充分搅动,而且污泥会随着水流的流动而移动,难以对成团的污泥进行全面的搅碎,污泥沉底久了之后,筒体底部还会形成泥垢,人工也难以对泥垢进行铲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当前难以对沉底的污泥进行搅动,氧气及好氧菌种都难以充分的进入沉底的污泥中,导致好氧菌微生物群生长缓慢难以富集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更充分地搅动污泥,能对成团的污泥进行更全面地搅碎,使氧气及好氧菌种充分的进入污水和污泥中,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的碳氮生活污水水体处理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氮生活污水水体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有底座(1)、筒体(2)、进水管(3)、排水管(4)、加注盒(5)、刮动机构和曝气机构,底座(1)上安装有筒体(2),筒体(2)上部一侧安装有两根进水管(3),两根进水管(3)均与筒体(2)连通,筒体(2)下部安装有两根排水管(4),两根排水管(4)均与筒体(2)连通,筒体(2)上安装有一个加注盒(5),加注盒(5)的上下两侧均为敞口设置,筒体(2)上安装有刮动机构,刮动机构用于刮动筒体(2)内沉积的污泥,筒体(2)和刮动机构上设有曝气机构,曝气机构用于对水体进行曝气增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氮生活污水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氮生活污水水体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有底座(1)、筒体(2)、进水管(3)、排水管(4)、加注盒(5)、刮动机构和曝气机构,底座(1)上安装有筒体(2),筒体(2)上部一侧安装有两根进水管(3),两根进水管(3)均与筒体(2)连通,筒体(2)下部安装有两根排水管(4),两根排水管(4)均与筒体(2)连通,筒体(2)上安装有一个加注盒(5),加注盒(5)的上下两侧均为敞口设置,筒体(2)上安装有刮动机构,刮动机构用于刮动筒体(2)内沉积的污泥,筒体(2)和刮动机构上设有曝气机构,曝气机构用于对水体进行曝气增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氮生活污水水体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刮动机构包括有空心弯管(61)、弯刮板(62)、排气单向阀(63)、电机(64)和传动组件(65),筒体(2)内转动式安装有一根空心弯管(61),空心弯管(61)的两端分别从筒体(2)的两侧穿出,空心弯管(61)的其中一端开有一个扇形孔(611),空心弯管(61)另一端为密封设置,空心弯管(61)中部安装有一个弯刮板(62),弯刮板(62)与筒体(2)内侧壁贴合,空心弯管(61)中部均匀间隔安装有若干个排气单向阀(63),筒体(2)外底部安装有电机(64),电机(64)的输出轴与空心弯管(61)上开有扇形孔(611)的一端之间连接有传动组件(6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氮生活污水水体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其特征是:传动组件(65)由两个皮带轮和一个平皮带组成,电机(64)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一个皮带轮,空心弯管(61)上开有扇形孔(611)的一端上安装有另一个皮带轮,两个皮带轮之间绕有平皮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碳氮生活污水水体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曝气机构包括有安装架(71)、进气管(72)和扇形板(73),筒体(2)上靠近扇形孔(611)的一侧安装有两个安装架(71),两个安装架(71)之间安装有一根进气管(72),进气管(72)的一端与空心弯管(61)上开有扇形孔(611)的一端转动式连接,进气管(72)内靠近扇形孔(611)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杰孙刚飞李广翔刘一铭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盛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