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为一种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中张力感应器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1、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骨科疾病。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是目前重要的手术选择之一,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且术后疗效能够使患者满意。但是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对手术技术要求高,屈伸平衡仍然依赖手术医生的主观评估,对手术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有重要影响。通过将无线张力感应器置入患者股骨髁与膝关节之间,能够有效且客观地评估术中不同屈伸状态下垫片所承受的压力,从而使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手术真正达到屈伸平衡,提高手术疗效和术后满意度,降低垫片脱位和假体松动的并发症发生率,并增加患者及术者对该手术的信心,降低该术式对患者及术者带来的不利影响。另外,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手术技术和辅助工具的发展能够更为广泛的推广使这一术式,在尽可能多地保留患者自身膝关节结构的同时,以小的创伤为更多的患者解决膝关节疼痛和行走困难的问题。但是,无线张力感应器在临床测试过程中,存在与垫片翘起、分离的现象。这一现象会明显影响无线张力感应器测量的精准度,影响该项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和推广。
2、因此设计一种能够有效防止张力感应器在使用时因受力不均匀导致测量精度下降的固定器械,这种固定器械具体为一种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中张力感应器的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当前张力感应器在与现有垫片连接时由于翘起或分离导致受力不匀及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2、一种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中张力感应器的固定装置,包括垫
3、进一步,所述承载端部具有一凹窝,所述凹窝承载股骨髁,股骨髁转动时始终受到所述凹窝的限位,能够防止股骨髁从垫板上滑脱,且股骨髁转动时凹窝受力位置一般不变,从而能够在股骨髁运动时对降低张力传感器的影响;
4、可选的,所述凹窝内有一底端位置,所述底端位置处于凹窝沿压接方向的最低处,当股骨髁与垫板的接触位置为底端位置时,垫板的压接端部与张力感应器贴合;当股骨髁具有背离凹窝的运动趋势并脱离底端位置时,挤压张力感应器的垫板具有翘起的运动趋势,此时张力感应器沿挤压方向驱动连接垫板的支承件以削弱垫板与张力感应器分离的趋势;
5、可选的,所述垫板具有多个边缘,每个边缘都设置有圆角。
6、进一步,所述压接端部具有一压接平面,所述压接平面与所述压接方向垂直,从而提高与张力感应器的接触面积,使得张力感应器与垫板接触的一端受力均匀;
7、可选的,所述定位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8、可选的,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垫板一体连接,所述定位件沿压接方向与张力感应器插接相连或卡接相连;
9、或者,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垫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定位件沿压接方向与张力感应器螺栓连接或插接相连。
10、进一步,所述支承臂的数量为两条,每条所述支承臂背离所述垫板的一端都接触并沿支承方向挤压张力感应器;
11、可选的,两条所述支承臂平行。
12、进一步,所述支承件还包括加强杆,所述支承臂的数量为两条,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一支承臂连接,使得两支承臂受张力感应器挤压时受力均匀;
13、可选的,所述加强杆的中轴线与所述压接方向垂直;
14、可选的,所述加强杆的中轴线所在平面与两条所述支承臂的中轴线平行;
15、可选的,所述加强杆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加强杆多于一个时,相邻的加强杆的中轴线相互平行。
16、进一步,所述支承板上镜像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之间具有支承通道,所述支承通道内具有一装配方向,张力感应器能够沿装配方向在支承通道内往复运动,所述装配方向与所述支承臂的中轴线平行。
17、可选的,所述挡板背离支承板的一端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向所述支承通道内弯折,以防止张力感应器沿背离支承板的方向脱离支承通道;
18、可选的,所述支承通道的高度不大于张力感应器的最大厚度。
19、可选的,支承臂沿装配方向进入连接槽时,支承臂的上端面与支承板的上端面处于同一平面,以使支承臂与支承板能够同时接触并挤压张力感应器;
20、可选的,沿所述装配方向,所述连接槽的长度大于所述支承臂的长度,以防止定位板定位连接件后,由于支承臂过长导致垫板不能与股骨髁正常对接。
21、进一步,所述定位板为一弧形板,所述定位板的外壁上贯穿设置有定位孔,弧形板能够抵接于胫骨近端的外侧壁,通过定位孔能够向胫骨内置入定位钉;
22、可选的,所述定位板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处加强凸台,所述定位孔贯穿所述加强凸台与所述定位板;
23、可选的,每个所述定位孔的中轴线互不平行,以提高定位板在使用时受单个方向外力干涉时的连接稳定程度;
24、可选的,所述定位板连接在所述支承板背离支承件的一端;
25、可选的,所述定位板与所述支承板垂直;
26、可选的,所述定位孔的内壁光滑;
27、或者,所述定位孔设置有螺纹。
28、进一步,所述连接件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板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承板连接;
29、可选的,所述连接杆至少为两条,每条所述连接杆的长度不同,以便适配具有弧度的定位板。
30、进一步,所述压接端部与所述支承板平行。
3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32、1、通过设置支承件与垫板,使得感应器相对的两侧分别与压接端部以及支承臂抵接,当股骨髁脱离底端位置并驱使垫板与张力感应器分离时,支承臂沿垫板翘起方向驱动张力感应器,且张力感应器与垫板始终受到股骨髁与胫骨近端的挤压,以防止垫板与张力感应器分离,从而降低垫板受压位置不正确时张力感应器的测量精度受到的影响,进而使得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推广和应用更为顺畅。
33、2、通过设置支承板与定位板,为张力感应器提供了一条基于患者骨骼的置入通道,并能够在垫板受压位置错误时防止张力感应器背离垫板的一端在支承臂的驱动下翘起,当垫板具有与张力感应器分离的趋势时,支承板通过固定张力感应器位姿间接的挤压并驱动支承臂以使支承臂具有向压接方向运动的运动趋势,该运动趋势与垫板翘起时具有的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使得垫板向压接方向运动或具有向压接方向运动的趋势,进而将垫板维持在与张力感应器贴合接触的位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中张力感应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中张力感应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端部具有一凹窝,所述凹窝承载股骨髁,股骨髁转动时始终受到所述凹窝的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中张力感应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端部具有一压接平面,所述压接平面与所述压接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中张力感应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臂的数量为两条,每条所述支承臂背离所述垫板的一端都接触并沿支承方向挤压张力感应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中张力感应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还包括加强杆,所述支承臂的数量为两条,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一支承臂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中张力感应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板上镜像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之间具有支承通道,所述支承通道内具有一装配方向,张力感应器能够沿装配方向在支承通道内往复运动,所述装配方向与所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中张力感应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承臂沿装配方向进入连接槽时,支承臂的上端面与支承板的上端面处于同一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中张力感应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为一弧形板,所述定位板的外壁上贯穿设置有定位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中张力感应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板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承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中张力感应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端部与所述支承板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中张力感应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中张力感应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端部具有一凹窝,所述凹窝承载股骨髁,股骨髁转动时始终受到所述凹窝的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中张力感应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端部具有一压接平面,所述压接平面与所述压接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中张力感应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臂的数量为两条,每条所述支承臂背离所述垫板的一端都接触并沿支承方向挤压张力感应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中张力感应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还包括加强杆,所述支承臂的数量为两条,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一支承臂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中张力感应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光磊,安帅,李征,吴卫珂,常涛,袁方,蔡振,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