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直行等待区的移位左转环形交叉口通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8723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直行等待区的移位左转环形交叉口通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收集分析当前环形交叉口的道路几何条件数据及交通运行数据;第二步、确定环形交叉口的交通渠化及交通组织方式;第三步、设置环形交叉口及进口路段的交通信号灯;第四步、确定环形交叉口信号相位方案,给出环形交叉口各交通流的运行顺序;第五步、进行环形交叉口信号配时设置,实现基于直行等待区的移位左转环形交叉口通行。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移位左转环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渠化及配时方案的设置,提高了对时间和空间的利用率。通过直行等待区的设置,减少了直行清尾损失时间,改扩建工程量小,提高了环形交叉口的运行效率以及空间占有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交通运输规划,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直行等待区的移位左转环形交叉口通行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的移位左转渠化多为左转交通进行二次停车放行,在这种通行规则和信号配时设计中,需要考虑直行车辆的清尾损失时间。而受制于移位左转所需要的道路空间资源,目前使用移位左转交通组织的环形交叉口其环岛直径较大,使得直行清尾损失时间长并且在该时间内环道空间利用率比较低。

2、基于此,急需一种基于直行等待区的移位左转环形交叉口通行方法,通过直行等待区的设置,避免出现过长的清尾时间,解决了相位转换时环形交叉口内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直行等待区的移位左转环形交叉口通行方法。

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直行等待区的移位左转环形交叉口通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第一步、收集分析当前环形交叉口的道路几何条件数据及交通运行数据;

4、第二步、确定环形交叉口的交通渠化及交通组织方式;

5、第三步、设置环形交叉口及进口路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直行等待区的移位左转环形交叉口通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直行等待区的移位左转环形交叉口通行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道路几何条件数据包括:进、出口道车道数及车道宽度,环道内车道数及车道宽度,环形交叉口中心岛直径以及路沿石侧直径,左转车辆由移位左转区进入左转等待区长度,左转车辆由左转等待区进入出口道移位区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直行等待区的移位左转环形交叉口通行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交通运行数据包括:各进口道高峰小时交通量,各进口道平均小时交通量,各进口道交通量流向分布情况,车辆在环道内运行的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直行等待区的移位左转环形交叉口通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直行等待区的移位左转环形交叉口通行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道路几何条件数据包括:进、出口道车道数及车道宽度,环道内车道数及车道宽度,环形交叉口中心岛直径以及路沿石侧直径,左转车辆由移位左转区进入左转等待区长度,左转车辆由左转等待区进入出口道移位区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直行等待区的移位左转环形交叉口通行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交通运行数据包括:各进口道高峰小时交通量,各进口道平均小时交通量,各进口道交通量流向分布情况,车辆在环道内运行的平均速度,车辆在静止排队情况下的车辆密度,车头间距及绿灯时排队车辆通过停止线的平均时间间隔,行人过街流量及人行横道宽度,现有信号控制时长及相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直行等待区的移位左转环形交叉口通行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环形交叉口的交通渠化包括:左转等待区车道数及位置设置,直行等待区车道数及位置设置,进口道移位左转区域长度及停止线位置设置,出口道移位区域长度及停止线位置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直行等待区的移位左转环形交叉口通行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环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方式包括:移位左转二次放行和直行等待区二次放行两种方式;所述移位左转二次放行是指将环道内的冲突点转移到路段,通过信号加以控制,同时环道内采用直接左转、二次放行的方式;所述直行等待区二次放行是指直行车辆逆时针运行完成直行过程,同时在直行绿灯后期通过进口道停止线的车辆能够在环内直行等待区内等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直行等待区的移位左转环形交叉口通行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设置的交通信号灯包括:进口道信号灯s1、s2、s3、s4,移位左转区信号灯z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龙海唐进陈霖章锡俏黄寅吴淑晶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