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极材料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8662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34
本申请涉及正极材料及电池,正极材料的至少部分表面具有包覆层;所述正极材料的化学通式为Li<subgt;a</subgt;Ni<subgt;x</subgt;Co<subgt;y</subgt;M<subgt;z</subgt;N<subgt;b</subgt;O<subgt;2</subgt;,其中,0.95≤a≤1.1,0.6≤x<1,0<y<0.4,0<z<0.4,x+y+z+b=1,0<b<0.4,M为Mn和/或Al,N为包覆元素;在所述正极材料的粒径体积分布图谱中,粒径小于1.2μm的颗粒体积占比为δ1%,粒径为大于7μm的颗粒体积占比为δ2%,且满足1≤δ2/δ1≤10。本申请的正极材料能够降低正极材料的颗粒间界面阻抗,使得正极材料能够满足电化学性能需求还能够满足干法电极制备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正极材料,尤其涉及正极材料及电池


技术介绍

1、高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长循环和高安全性是锂离子电池广泛、大规模应用的迫切要求。正极材料对锂离子电池组的性能有直接和主导的影响,其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着锂离子电池的整体性能。高镍三元正极材料limo2(其中m通常是ni、co、mn或al,其中ni的摩尔分数在0.6以上)因其高比容量、高堆积密度和低成本而成为最可行的选择之一。然而,随着多晶含镍量的增加,其放电容量呈比例增大,但伴随存在容量衰减较快、结构不稳定、热性能恶化及残碱偏高等一系列缺陷,限制了其商业化应用,主要原因是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有害的过程,包括本体和表面的相变,二次粒子容易发生晶间开裂,导致正极表面不断地形成新的副产物,进而消耗宝贵的电解质、产生气体和引起过渡金属溶解的副反应。

2、相对于湿法制备电极工艺,干法制备的电极片由于没有溶剂材料与粉体材料的浸润过程,粉体材料颗粒间的接触欠佳,界面阻抗大,极片中材料颗粒之间的粘接力低,显著影响锂离子电池快充性能、容量及稳定性能。

3、因此,如何降低正极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的至少部分表面具有包覆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极材料的XRD谱图中,所述正极材料在(006)晶面的峰强度为I006,在(101)晶面的峰强度为I101,在(102)晶面的峰强度为I102,0.5≤(I006+I102)/I101≤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极材料的XRD谱图中,所述正极材料在(110)晶面的峰位置为2θ110,在(108)晶面的峰位置为2θ108,其满足0.2≤∣2θ110-2θ108∣≤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的至少部分表面具有包覆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极材料的xrd谱图中,所述正极材料在(006)晶面的峰强度为i006,在(101)晶面的峰强度为i101,在(102)晶面的峰强度为i102,0.5≤(i006+i102)/i101≤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极材料的xrd谱图中,所述正极材料在(110)晶面的峰位置为2θ110,在(108)晶面的峰位置为2θ108,其满足0.2≤∣2θ110-2θ108∣≤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0.1<δ1<10,0.02<δ2<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铭张弘旭郑玉吴小珍杨顺毅黄友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贝特瑞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